[发明专利]一种泡菜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0687.3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5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平;陈锦国;孙寒潮;王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增城华栋调味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菜 调味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调味剂及其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菜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韩国文化的引入,在国内引起了一股极大的韩潮,国人在各方面都崇尚韩国的文化,例如韩国食品,商家也随着这股潮流大力推广各种韩国食品,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韩国的美食。在韩国美食中以独具地道风味的韩国泡菜最为知名。
韩国泡菜美味爽口、酸辣开胃,深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然而想要品尝到韩国泡菜的滋味,一是可以去到餐饮店,但是韩式餐饮店在国内并不是十分普及;二是可以自己腌制,但是想要腌制一坛美味的韩国泡菜,其需要的原料繁多,而且原料并不一定都可以在国内买到,同时腌制韩国泡菜的操作繁琐、也耗时。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韩国泡菜滋味的追求,商家推出了韩国泡菜味薯片、韩国泡菜味鸡米花等具有韩国泡菜滋味的食品,这类食品中韩国泡菜味的调味料起主要作用,调味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食品的风味。
中国专利CN 102599211B公开了一种香辣泡菜咸饼,以泡菜为主原料,取适量的泡菜,先将其切碎,并挤掉其内部汁液;在挤掉汁液的泡菜中加入至少由食盐、葱姜蒜混合物、料酒、醋、酱油、红辣椒与胡椒混合制成的调味料。该专利中公开了调味料是为该咸饼设计的,并不适合推广应用到其他食品中。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特色鲜明的韩国泡菜滋味,配料齐备、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的泡菜味调味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色鲜明的韩国泡菜滋味,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的泡菜味调味料,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的制备该泡菜味调味料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泡菜味调味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的组分:泡菜粉14~18%、酱油粉3~7%、沙嗲粉0.5~2%、牛肉粉6~9%、虾粉1~4%、番茄粉1~4%、泡菜香精1~5%、红萝卜粉0.1~2%、蒜粉4~8%、大蒜香精0.1~1%、辣椒制剂2~4%、甜味剂22~25%、增鲜剂14~18%、调味剂10~14%、抗结剂0.5~1%。
优选的,所述辣椒制剂包括重量比为1.8~2.4 : 0.10~0.15 : 0.12~0.17的辣椒粉、辣椒红色素以及辣椒树脂。
优选的,所述甜味剂包括重量比为18~22 : 1.5~5.5 : 0.01~0.03的白糖粉、糊精以及阿斯巴甜。
优选的,所述增鲜剂包括重量比为7~11 : 0.4~0.8 : 1.8~2.5 : 2~6 : 0.1~0.3的味精粉、核苷酸二钠、高核酸酵母抽提物、水解植物蛋白以及风味增鲜剂。
优选的,所述调味剂包括重量比为7~11 : 0.4~0.8 : 0.4~0.8 : 0.8~1.2 : 0.03~0.07 : 0.1~0.4的盐粉、柠檬酸粉、醋粉、苹果酸、孜然粉以及甘草粉。
优选的,所述抗结剂为二氧化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泡菜味调味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如下组分组成:泡菜粉16%、酱油粉4.6%、沙嗲粉1.28%、牛肉粉8.75%、虾粉2%、番茄粉2.21%、泡菜香精2%、红萝卜粉1%、蒜粉6%、大蒜香精0.3%、辣椒粉2.2%、辣椒红色素0.13%、辣椒树脂0.15%、白糖粉20.89%、糊精3.55%、阿斯巴甜0.01%、味精粉8.87%、核苷酸二钠0.59%、高核酸酵母抽提物2.27%、水解植物蛋白4%、风味增鲜剂0.2%、盐粉9.85%、柠檬酸粉0.57%、醋粉0.55%、苹果酸1.08%、孜然粉0.05%、甘草粉0.1%和二氧化硅0.8%。
上述泡菜味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配方量称取各组分,首先将盐粉、甜味剂和增鲜剂混合,搅拌15~25min;
S2、再加入泡菜香精、辣椒红色素、辣椒树脂和1/2配方量的抗结剂,搅拌20~30min;
S3、最后加入泡菜粉、酱油粉、沙嗲粉、牛肉粉、虾粉、番茄粉、红萝卜粉、蒜粉、大蒜香精、辣椒粉、柠檬酸粉、醋粉、苹果酸、孜然粉、甘草粉和1/2配方量的抗结剂,搅拌30~40min后过筛,即得泡菜味调味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增城华栋调味品有限公司,未经增城华栋调味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0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益肾补脑的禽骨调味品
- 下一篇:一种黑蒜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