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轮动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0809.9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张珍源;蒋旭东;刘磊;王野;陈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99/00 | 分类号: | B62J99/00;B62K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平衡 | ||
1.一种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车轮;
车体,设置在两个车轮上,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踏板;
中舱,设置在所述踏板的正上方,所述中舱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装置,便于人机交互信息对站在所述踏板上的操作者可见;其中,所述中舱的壳体具有上坡面和下坡面,所述上坡面位于车体的后端,为从车体的后端向车体的前端向上弯曲延伸的面,所述下坡面与上坡面连接,为从所述上坡面向车体的前端向下弯曲延伸的面,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下坡面上;
转向机构,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转向轴和传感器;
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在车体的后端与所述转向轴连接,并从车体的后端延伸至适于操作者腿控的位置,且所述操纵杆形成有与所述上坡面形状相吻合的弯曲部,所述操纵杆在操作者的操控下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向轴转动以控制所述车体的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透明区域,所述显示装置从所述壳体内部安装在所述透明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上连接有适合所述操作者腿部夹持的夹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的外部包裹有柔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通过连接座与所述转向轴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转向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操纵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LCD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提手部。
8.一种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车轮;
车体,设置在两个车轮上,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踏板;
中舱,设置在所述踏板的正上方,所述中舱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装置,便于人机交互信息对站在所述踏板上的操作者可见;其中,所述中舱的壳体具有上坡面、平坦面和下坡面,所述上坡面和下坡面通过平坦面而连接起来,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平坦面和/或下坡面上;
转向机构,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转向轴和传感器;
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在车体的后端与所述转向轴连接,并从车体的后端延伸至适于操作者腿控的位置,且所述操纵杆形成有与所述上坡面形状相吻合的弯曲部,所述操纵杆在操作者的操控下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向轴转动以控制所述车体的转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透明区域,所述显示装置从所述壳体内部安装在所述透明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上连接有适合所述操作者腿部夹持的夹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的外部包裹有柔性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通过连接座与所述转向轴连接,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转向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操纵杆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LCD显示屏。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轮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提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08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折合车架及一次折合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智能控制摩擦蓄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