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凝材料凝结过程监测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1688.X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3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波;李桂梅;赵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凝结 过程 监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胶材料凝结过程的测试方法,及该方法下的具体应用设备。
技术背景
胶凝材料的凝结行为差别很大,它受胶凝剂品种和质量、外加剂、温度、pH值、原料活性等因素影响。对其凝结行为进行测定分析,掌握其规律,可有效指导外加剂及原料的选择,材料配方的优化和施工工艺的改进等。目前,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单一指标的测定上,测定仪器有维卡仪(即采用金属棒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断进行插刺,以刺进后滑落的状态判断凝结程度)、水化放热仪(即实时对水化反应时的温度进行监测,以温度变化推测凝结程度)等。但这些测试仪器及测定方法均无法全面反应水化反应全程状态,采用推测的方式推定凝结行为,所得的数值不准确,尤其是维卡仪测试法,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比如,在恰巧遇到石子时,金属棒就无法刺进,数据失实;两种测试方法均无法有效指导外加剂及原料的选择,难以满足现在的研究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凝材料凝结测试方法,该方法综合采用超声测试法、电导率测试法及温度测试法对胶凝材料的凝结过程进行监测,充分利用三种方法的测试优势,并利用三种测试方法相结合解决三种测试方法存在的弊端,对胶凝材料的凝结过程进行全面监测,获得有效、准确的凝结数据,从而有效指导外加剂及原料的选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凝材料凝结过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对胶凝材料的凝结过程进行监测:
A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迅速放入一个方形模具中;
B在方形模具的对向两侧分别安装超声发射装置及超声接收装置;
C在方形模具的另一面对向两侧分别安装电导率测试触点,并连接电导率监测装置;
D在方形模具的内部插入温度测试模块;
E启动BCD所述的超声发射装置、超声接收装置、电导率监测装置及温度测试模块,对凝结过程进行监测,分别获得相对应的凝结过程数据:温度测试数据、电导率测试数据及超声传播速度数据;
F利用温度测试模块获得的温度测试数据判定凝结过程转变节点;
G对凝结过程转变节点之前的凝结过程,以电导率监测数据为主,超声传播速度数据及温度测试数据为辅的方式,判定凝结过程;
H对凝结过程转变节点之后的凝结过程,以超声传播速度数据为主,电导率监测数据及温度测试数据为辅的方式,判定凝结过程;
I利用GH判定凝结过程所获得的数据指导凝胶材料外加剂及原料的选择。
进一步,所述胶凝材料为无机凝胶材料或有机凝胶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电导率检测装置为电导率分析仪。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测试模块包括温度感应器及温度测试分析仪。
一种胶凝材料凝结过程测定仪,包括方形模具,方形模具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超声发射装置及超声接收装置,方形模具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电导率测试触点,所述电导率测试触点与电导率分析仪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方形模具内部空腔内还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温度测试分析仪相连。
进一步,所述电导率测试触点为铜板。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发射装置及超声接收装置与超声分析仪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1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