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梯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2158.7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袁玉娇;叶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梯 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梯坡道,尤其涉及一种供拉杆箱包上下拖行并与楼梯结合在一起的坡道。
背景技术
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站等场所,需要经过一些台阶,为方便随身携带拉杆箱包的行人上下楼梯,在台阶两旁设有坡道,也有设置自动扶梯。自动扶梯虽然更方便拉杆箱包的行人,但自动扶梯的安装受资金、环境等的限制,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不是每处都适合安装。
目前,现有的楼梯坡道根据位置划分,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分布于整个楼梯两侧,如图1a和图1b所示,楼梯坡道分布在两侧,供单独的上行和下行;另一种分布在整个楼梯的中央,如图2a和图2b所示,楼梯坡道即可上行又可下行,坡道利用率较前一种高。
然而,上述两种坡道还包括以下缺点:
1、坡道对拉行李箱包的行人提供了便利,但当行人拉行李箱包下行时,往往由于单臂不能承受箱包的重力,而带动身体用力,使行李箱受到一个与其重力方向不同时处在坡道平面的纵向垂直截面上的力,而偏离坡道前进方向,使拉杆箱包不能很好的沿坡道下行。
图3a给出了此坡道情况下行人拉拉杆箱包上下楼梯时容易出现偏离(轨迹1和轨迹2)的示意图。图3b给出了此坡道情况下行人拉拉杆箱包时拉杆箱包的受力分析图,图中F为行人作用于拉杆箱包的拉力在坡道平面上的分力,G1为拉杆箱包的重力在坡道平面上的分力。若拉杆箱包沿坡道下行时,则受到坡道平面的阻力f,但此时F、G1和f三力不能平衡,使得拉杆箱包发生偏转,沿图3a种轨迹1和轨迹2那样偏离坡道,使得箱包收到阻力f1而达到三力平衡。
2、坡道与楼梯组合在一起,楼梯斜角一般在30°左右,使得该楼梯坡道坡度在1:1.8左右,拉行李箱的行人上下楼梯时都非常劳累。
为克服上述缺点,中国专利CN203229850U公开了一种斜坡上的行李箱包导轨,在斜坡上设有至少一条凹槽型导轨,凹槽型导轨从斜坡的高端延伸到斜坡的低端;在拖行李箱包上台阶或下台阶时,将行李箱包底部的轮子放在凹槽型导轨内,轮子在凹槽内滑行,以防止行李箱包滑出斜坡。然而,针对不同行李箱包轮子的宽度,这种凹槽型导轨显然不能灵活配合。
另一方面,坡道表面设有的防滑措施,通常有两种:一种为锯齿型(如图4a所示),一种为凹槽型(如图4b所示)。在现有的这两种防滑结构中,由于楼梯坡道具有较大的坡度,而使图中这两种防滑结构对置于其上的圆形轮子产生的弹力往往不会经过轮子的重心(即圆心),所以其作用于轮子的力具有一定的力矩,这将促进轮子的转动,更不能起到防滑的作用。并且,如果拉行李箱包的行人一不小心将重行李箱包离手,较大的重力将存在较大的砸伤行人的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拉拉杆箱包的行人上下行、使得人作用于拉杆箱包的力与拉杆箱包的重力同时处在坡道的纵向垂直截面上、而使拉杆箱包较易受到控制而沿坡道直线上下行的楼梯坡道。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综合考虑坡道坡度和拉杆箱包轮子的特性,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滑设施的楼梯坡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楼梯坡道,用于拉杆箱包上下拖行并与楼梯结合在一起的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区域,设置于坡道的中间位置,供人拖行所述拉杆箱包时行走;拉杆箱包区域,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人行区域的左右两侧,用于承载拉杆箱包的左右行走轮,其中,人行区域的宽度小于左右行走轮之间的间隔。
在坡道的中间设置人行区域,供人拖行拉杆箱包时行走。
在上述楼梯坡道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人行区域的宽度小于拉杆箱包拖行轮子的间隔;更优选地,人行区域的宽度不大于35cm。
在上述楼梯坡道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坡道与楼梯连接的位置、以及人行区域的两端设置挡条,以阻止拉杆箱包上下行时滑落坡道;挡条的宽度优选地不大于5cm,更优选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人行区域优选为人行楼梯。
在上述楼梯坡道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坡道的表面设置防滑结构;其中,所述防滑结构由数个均匀分布的半水滴结构组成,所述半水滴结构包括首尾相连的拱形圆弧段和凹形圆弧段。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结构由数个均匀分布的半水滴结构组成,所述半水滴结构包括首尾相连的拱形圆弧段和凹形圆弧段。
优选地,所述拱形圆弧段的半径小于所述拉杆箱包拖行轮子的半径,所述凹形圆弧段的半径大于所述拉杆箱包拖行轮子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2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棉结构的保温防火装饰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缝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