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铬白口铸铁及其去应力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2956.X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8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汪德发;徐超;汤新明;翟健;赵文定;汪礼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开源电力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1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口 铸铁 及其 应力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铁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铬白口铸铁及其去应力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抗磨白口铸铁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白口铸铁和合金白口铸铁,抗磨白口铸铁件根据技术要求、磨损特性和工况条件,通常采用去应力热处理、软化热处理、硬化热处理、固溶处理、表面或局部硬化热处理等。为了消除铸件结构应力和铸造应力,须进行适宜去应力热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铬白口铸铁及其去应力热处理工艺,通过去应力热处理工艺处理改善低铬白口铸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使低铬白口铸铁获得理想组织,大幅度提高低铬白口铸铁的机械性能,耐磨性,铸态去应力处理后的硬度达到46HRC。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铬白口铸铁,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化学成分如下:C 2.4-3.2%、Si 1.0-1.5%、Cr 0.5-3.0%、Mn≤1.0%、P≤1.0%、S≤1.0%、Fe余量。
所述的低铬白口铸铁的去应力热处理工艺,将铸铁置于连续式热处理炉中,去应力加热温度为300-550℃,保温时间为1.5-2.0h,冷却方法为随炉冷却至100-150℃出炉。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低铬白口铸铁及其去应力热处理工艺,通过去应力热处理工艺处理改善低铬白口铸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使低铬白口铸铁获得理想组织,降低内外组织转变的组织应力,防止开裂变形,大幅度提高低铬白口铸铁的机械性能,耐磨性,铸态去应力处理后的硬度达到46HR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未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作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低铬白口铸铁,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化学成分如下:C 2.4%、Si 1.5%、Cr 0.5%、Mn≤1.0%、P≤1.0%、S≤1.0%、Fe余量。
所述的低铬白口铸铁的去应力热处理工艺,将铸铁置于连续式热处理炉中,去应力加热温度为300℃,保温时间为2.0h,冷却方法为随炉冷却至100℃出炉。
实施例2:
一种低铬白口铸铁,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化学成分如下:C 2.8%、Si 1.3%、Cr 1.5%、Mn≤1.0%、P≤1.0%、S≤1.0%、Fe余量。
所述的低铬白口铸铁的去应力热处理工艺,将铸铁置于连续式热处理炉中,去应力加热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1.8h,冷却方法为随炉冷却至130℃出炉。
实施例3:
一种低铬白口铸铁,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化学成分如下:C 3.2%、Si 1.5%、Cr 3.0%、Mn≤1.0%、P≤1.0%、S≤1.0%、Fe余量。
所述的低铬白口铸铁的去应力热处理工艺,将铸铁置于连续式热处理炉中,去应力加热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1.5h,冷却方法为随炉冷却至150℃出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开源电力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开源电力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2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磨性工程机械用支重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强化钢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