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毛面接缝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3325.X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治;马健;凌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锡治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4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接缝 连接 装配式 剪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特别是一种预应力毛面接缝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现浇剪力墙结构存在现场工作量大、建筑材料浪费、产出建筑垃圾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符合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国家积极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现有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墙板竖向分布钢筋多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间接搭接浆锚连接,上述连接方式多存在成本偏高、现场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且均属于干性连接,接缝处易出现受力集中,形成薄弱截面,影响结构性能。此外,现有的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方式没有根据结构不同楼层处墙体受力情况进行区分设计,不利于充分发挥连接材料的受力潜能,导致材料浪费,上述问题造成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难以迅速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应力毛面接缝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该结构施工简便、连接可靠、成本较低。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毛面接缝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装配在一起的至少两片预制墙板,其中一片是位于最上方的上层预制墙板,一片是位于最下方的下层预制墙板,所有所述预制墙板均设有墙身及分别形成在其两侧的两个暗柱,所述暗柱设有竖向钢筋;上下相邻的两片所述预制墙板的暗柱的竖向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所有所述预制墙板的墙身采用贯穿其中的预应力钢束连接;上下相邻的两片所述预制墙板的接触面为水平毛面,并设有坐浆砂浆层。
在所述上层预制墙板的墙身内预埋有波纹管Ⅰ,在所述波纹管Ⅰ的周围设置有螺旋箍筋Ⅰ,在所述上层预制墙板的墙身顶部设有位于所述波纹管Ⅰ上方的锚固坑洞Ⅰ,所述预应力钢束的上端穿过所述波纹管Ⅰ延伸至所述锚固坑洞Ⅰ内,并通过夹片Ⅰ锚固在钢垫板Ⅰ上,所述钢垫板Ⅰ预埋在所述锚固坑洞Ⅰ的底部,在所述锚固坑洞Ⅰ内浇筑有混凝土结构Ⅰ。
在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墙身内预埋有波纹管Ⅱ,在所述波纹管Ⅱ的周围设置有螺旋箍筋Ⅱ,在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墙身顶部设有位于所述波纹管Ⅱ上方的锚固坑洞Ⅱ,所述预应力钢束的下端位于所述锚固坑洞Ⅱ内,并通过夹片Ⅱ锚固在钢垫板Ⅱ上,所述钢垫板Ⅱ预埋在所述锚固坑洞Ⅱ的底部,在所述锚固坑洞Ⅱ内浇筑有混凝土结构Ⅱ。
所述预应力钢束锚固预埋在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墙身内。
所述预应力钢束为左右居中设置的一根。
所述预应力钢束为左右对称布置的两根。
所述预应力钢束有三根,三根所述预应力钢束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一)将墙板整体预制,提高了结构的装配程度,减少现场钢筋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及模板工程量,更加便于现场施工,节约成本,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二)采用预应力钢束将至少两片预制墙板连接在一起,代替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连接,避免了施工过程中连接竖向分布钢筋的工程量,能够加快现场的施工速度。
三)虽为干性连接,但配置预应力钢束可提高毛面接缝承载能力,避免出现薄弱截面,提高结构整体性能。
四)采用水平毛面接缝连接上下预制墙板,提高接缝承载力,现场定位快捷,施工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束连接代替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连接,并采用毛面接缝连接预制墙板,可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和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C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层预制墙板;2、下层预制墙板;3、坐浆砂浆层;4、竖向钢筋;5、墙身;6、暗柱;7、预应力钢束;8、夹片Ⅰ;9、钢垫板Ⅰ;10、套筒;11、波纹管Ⅰ;12、锚固坑洞Ⅰ;13、螺旋箍筋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4,一种预应力毛面接缝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装配在一起的至少两片预制墙板,其中一片是位于最上方的上层预制墙板1,一片是位于最下方的下层预制墙板2。
所有所述预制墙板均设有墙身5及分别形成在其两侧的两个暗柱6,所述暗柱6设有竖向钢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锡治,未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锡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3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装式保温砖
- 下一篇:一种层间隔震结构的隔震层限位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