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连续式油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3597.X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6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然;黄明;牛军;周兴虎;黄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许轲,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食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连续 油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连续式油炸机,是一种适用于食品油炸的、可以自动处理油渣并可都大幅度提高用油使用周期、维护保养简便易行的、全自动连续式油炸机。
背景技术
在食品油炸的加工中使用的食用油的寿命和各种指标的稳定性(颜色,过氧化值,酸价等)是影响油炸成本及油炸食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能否及时除去食用油中的油渣是评判油炸机性能和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在油炸过程中生成的油渣:①比重比油重的沉至油层底部②组织结构膨松比重比油轻的浮于油面③和油比重一样的悬浮于油中,④粘附在油炸传送带上的油渣。
为了除渣,现有的技术采用:或①对食用油在内循环泵的作用下进行过滤,或②在食用油中设置阴离子电极以减缓食用油的氧化和过氧化过程,或③利用细小油渣的比重比水重的特点,在同一个容器内在油层下设置油渣水槽收集槽,让部分油渣沉降至水层底部,吸水后膨胀滞留在油渣水层收集槽内。
然而现有油炸机所采用的传送带结构上存在很多缝隙,在这些缝隙常常黏固着大量油渣,并且现有传送带有着拆卸不易、费时费工的缺点,因此在实际的加工现场往往是为了保证油渣使用油品的质量,不得已经常更换用油,大幅增加了油渣的成本,同时,为了彻底清除传送装置上的顽固油渣,使用方不得不购置至少两套以上的油炸机,以便在清洗期间不耽误生产,大型油炸机的清洗时间一般在4-6个小时。
细小原料特别是原料上裹浆在落入高温(16-220℃)的食用油中时,不能及时被脱水定形的话,这些物质就会落入传送带的狭缝中、或裹浆在传送带的背面被脱水定形,为了清除这样形成的油渣只能通过以下2种方式进行处理:1、停产后,将把物料传送带系统整体从油层中提出,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2、停产,将油层排空后更换洁净物料传送带系统;2种方法都非常费时费工,为了不耽误生产,使用方不得不准备是少两台油炸机,大大增加了使用方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连续式油炸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除渣不净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连续式油炸机,包括油炸传动部分框架1、油炸物料传送系统2、油水一体储存箱3、水层温控风机4、水层冷却用空气管5、水层温控用温度传感器6、油层温控用温度传感器7、传动带刮渣螺杆8、油水分界面观察窗口9、排油管10和排水管道11,所述油炸传动部分框架1设置在油炸物料传送系统2上方,油炸物料传送系统2一端为进料口23,另一端为出料口24,进料口23和出料口24下方分别设有生料接渣盘12和熟料接渣盘13,油炸物料传送系统2上方设置有传动带刮渣螺杆8,油炸物料传送系统2侧上方设置有油层温控用温度传感器7,油炸物料传送系统2下方设置有油层加热器25,油层加热器25下方设有油水一体储存箱3,油水一体储存箱3上设有蛇形分布的水层冷却用空气管5、水层温控用温度传感器6、油水分界面观察窗口9、排油管10和排水管道11,水层冷却用空气管5与水层温控风机4连接。
所述熟料接渣盘13上设有油渣分离网版21。
所述油炸物料传送系统2包括单面带附件链条15、板链固定件16、链板17、防脱落压帮18、链轮19、链板端头20和油炸传送带驱动电机22,所述油炸传送带驱动电机22设置在油炸传动部分框架1上,油炸传送带驱动电机22通过链轮19与2条单面带附件链条15连接,每条单面带附件链条15上分别设有多个板链固定件16,每个板链固定件16上固定有链板17,链板17的端头卡入用弹簧材质做成的板链固定件16中,链板17上方还设有防脱落压帮18。
所述油水一体储存箱3上还设有水层观察窗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全自动连续式油炸机针对上述4类油渣采取了下述方法进行了处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如图1—图4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全自动连续式油炸机的油渣传动带结构。在图中所示A处,飘在食用油上表面的油渣被传送带带出油层,在刮渣螺杆的刮渣作用下掉落到接渣盘的接渣筛网上,油炸上附带的游离油分通过筛网孔滴落到接渣盘上回收,清洁卫生。
2、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全自动连续式油炸机中设置有油水公用容器,下层为水层存放部、上部为食用油存放处,两者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分界面。比油比重大的油渣会从油层中沉降至水层中吸水膨胀沉降至水层底,达到油层除渣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35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