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芹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85380.2 申请日: 2015-05-29
公开(公告)号: CN104872338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2
发明(设计)人: 华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 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14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芹 桑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养生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芹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芹属于伞形科、水芹菜属。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较高,每100 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 g、脂肪0.24 g、碳水化合物1.6 g、粗纤维1.0 g、钙160 mg、磷61 mg、铁8.5 mg。水芹还含有芸香苷、水芹素和檞皮素等。其嫩茎及叶柄质鲜嫩,清香爽口,可生拌或炒食。水芹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养精益气、清洁血液、降低血压、宣肺利湿等功效,还可治小便淋痛、大便出血、黄疸、风火牙痛、痄腮等病症。

桑叶,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老叶。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尤以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桑区为多。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适应性强。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等作用,主要功能为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具有降血压、降血糖功效的水芹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芹桑叶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芹30-50份、桑叶28-45份、山楂叶7-12份,荷叶 2-8份、海棠叶3-6份。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水芹桑叶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芹40份、桑叶36份、山楂叶8份、荷叶6份、海棠叶3份。

所述的一种水芹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取色泽鲜绿匀净、无残缺、无污染的水芹菜的嫩叶、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常温用自来水洗净;

(2)消毒:清洗后的水芹菜、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浸泡于消毒机内,蒸汽蒸煮消毒,消毒温度为90~95℃,消毒时间10~15秒,然后将水芹菜、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捞出并用冷水冷却至常温,经甩干机甩干;

(3)萎凋 :将采摘下来的叶子,在室内均匀摊放开来静置在室内均匀摊放开来静置 4-6小时;

(4)杀青:采用蒸汽杀青方式,使用隧道式蒸汽杀青设备,叶片堆放厚度2-4cm,调节走带速度控制叶片杀青时间在2-4min,调节蒸汽输入量控制隧道内温度在85-95℃之间,杀青后以水芹菜、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保持鲜绿为好,杀青后立即快速摊凉到室温,研究证明采用蒸汽杀青方式相比微波杀青和滚筒杀青方式,最终产品的色泽和风味要好得多;

(5)烘干、超微粉碎:杀青后水芹菜、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再经带式干燥机干燥,干燥至叶片含水量低于为6%,再放入超微粉碎机粉碎至粒径小于500目的叶粉;

(6)烘培、提香:将粉碎后的茶颗粒盛于盘中放人远红外烤箱,180℃的温度下烘培6分钟左右,然后自然冷却,冷却后的茶叶置于提香设备,温度 50-60℃,时间为 20-30分钟即得;

(7)杀菌、包装:提香后的成品冷却至室温后,采用微波杀菌,采用密封、避光、防潮包装袋进行包装。

本发明的水芹桑叶茶,以水芹菜、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为原料,制备方法科学合理,步骤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料的营养物质,可靠性高。通过超微粉碎后得到,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率,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和溶出速度分别提高了45% 和200% 以上,本发明的水芹桑叶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降血糖、降血脂、减肥、抗氧化、防衰老、抑菌、抗炎、抗过敏、抑制脂肪肝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芹桑叶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芹30份、桑叶45份、山楂叶12份、荷叶2份、海棠叶5份。

所述的一种水芹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取色泽鲜绿匀净、无残缺、无污染的水芹菜的嫩叶、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常温用自来水洗净;

(2)消毒:清洗后的水芹菜、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浸泡于消毒机内,蒸汽蒸煮消毒,消毒温度为90~95℃,消毒时间10~15秒,然后将水芹菜、桑叶、山楂叶、荷叶和海棠叶捞出并用冷水冷却至常温,经甩干机甩干;

(3)萎凋 :将采摘下来的叶子,在室内均匀摊放开来静置在室内均匀摊放开来静置 4-6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桐城市牯牛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5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