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5610.5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毅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墙体 模板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结构墙体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地下混凝土结构墙体单侧模板安装是通过在结构底板上预埋铁件或钢筋,利用满堂脚手架及斜撑钢管形成桁架进行支撑,因此钢管桁架需要大量的脚手管及扣件,搭设所需时间较长,投入人工较多,但最终无法避免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超差的通病,墙体观感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其能够有效提高墙体垂直度、平整度并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施工下层地下混凝土结构时,在靠近结构外侧竖向钢筋底部埋设铁件;
步骤2、将下部对拉螺丝杆的底端焊接在铁件上;
步骤3、将上部对拉螺丝杆的底端焊接在基坑围护结构中H型钢或钢板桩或连续墙的主筋上,形成的焊接点必须在本次浇筑范围以外,即焊接点必须在混凝土浇筑高度以上;
步骤4、由下至上安装模板组件;
步骤5、将步骤4中的模板组件依次用下部对拉螺丝杆及上部对拉螺丝杆连接固定;
步骤6、浇筑本次混凝土;
步骤7、待步骤6混凝土终凝后将上部对拉螺丝杆与基坑围护结构间的焊接点全数切除,并用磨光机磨平,使上部对拉螺丝杆与基坑围护结构中的H型钢或钢板桩完全脱离,作业完成。
所述的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步骤1中的铁件包括钢板和设于钢板底部的锚筋,铁件通过锚筋固定于下层地下混凝土结构顶部外侧的竖向钢筋底部。
所述的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下部对拉螺丝杆及上部对拉螺丝杆与模板组件之间存在夹角α,30°≤α≤60°。
所述的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上部对拉螺丝杆与铁件、下部对拉螺丝杆与基坑围护结构中的H型钢或钢板桩或连续墙主筋在焊接时采用三面围焊,焊缝高度s≥6mm。
本安装方法所使用材料为常见施工用料及通用周转料具,便于寻找;施工方法简便易懂,有助于缩短模板安装时间,减少墙体模板支撑系统脚手钢管的使用数量,降低了施工成本;解决了地下混凝土结构墙体因单侧支模墙体垂直度、平整度超差的通病,同时提高墙体观感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地下混凝土结构墙体单侧模板安装示意图;
图2 埋件平面、剖面示意图;
图3 对拉螺丝焊接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施工下层地下混凝土结构10时,在靠近结构外侧竖向钢筋5底部埋设铁件2;
步骤2、将下部对拉螺丝杆3的底端焊接在铁件2上;
步骤3、将上部对拉螺丝杆4的底端焊接在基坑围护结构中H型钢或钢板桩或连续墙的主筋上,形成的焊接点8必须在本次浇筑范围以外,即焊接点8必须在本次混凝土20浇筑高度以上;
步骤4、由下至上安装模板组件7;
步骤5、将步骤4中模板组件依次用下部对拉螺丝杆3及上部对拉螺丝杆4连接固定;
步骤6、浇筑本次混凝土20;
步骤7、待步骤6混凝土终凝后将上部对拉螺丝杆4与基坑围护结构间的焊接点8全数切除,并用磨光机磨平,使上部对拉螺丝杆4与基坑围护结构中的H型钢或钢板桩完全脱离,作业完成。
所述的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步骤1中的铁件2包括钢板和设于钢板底部的锚筋,铁件通过锚筋固定于下层地下混凝土结构顶部外侧的竖向钢筋5底部。
所述的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下部对拉螺丝杆4及上部对拉螺丝杆3与模板组件之间存在夹角α,30°≤α≤60°。
所述的混凝土墙体单侧模板的安装方法,上部对拉螺丝杆3与铁件2、下部对拉螺丝杆4与基坑围护结构中的H型钢或钢板桩或连续墙主筋在焊接时采用三面围焊,焊缝高度s≥6mm。
本安装方法所使用材料为常见施工用料及通用周转料具,便于寻找;施工方法简便易懂,有助于缩短模板安装时间,减少墙体模板支撑系统脚手钢管的使用数量,降低了施工成本;解决了地下混凝土结构墙体因单侧支模墙体垂直度、平整度超差的通病,同时提高墙体观感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5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面板连接稳定的点式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桥架底部升降调节支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