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立体电路部件的内窥镜硬质部及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5722.0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亮;陈超;郑旭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立体 电路 部件 内窥镜 硬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硬质部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镜体通常具有细长的软性插入部,将位于插入部头端的内窥镜硬质部送入体腔或者其他待检测部位,通过内窥镜硬质部对待检测部位进行成像并显示在内窥镜的显示器上,以观察待检测部位的图像。
内窥镜硬质部中,由成像镜头、图像传感芯片和图像传感芯片外围的驱动电路所组成的成像模组的纵向长度决定了头端硬质部长度。过长的硬质部长度会导致镜体插入部头端弯折角度难于加大。而镜体插入部头端具有较大的弯折角度能使得观察视场角更大,从而使内窥镜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如图1所示,传统的图像传感芯片2的外围驱动电路1由多片刚性硬质电路板11通过机械连接或者胶水粘接进行定位,刚性硬质电路板11外装载有电子元器件3。多片刚性硬质电路板11之间通过柔性印制电路板或者导线进行焊接连接,或者在电路板之间进行焊点4连接,形成刚性印制电路板11之间的信号连接。此类方式存在可靠性差、信号传输质量难于保证、纵向尺寸难于缩小的缺点。可靠性差指的是镜体插入部头端频繁弯折后,柔性电路板或导线与刚性电路板结合部容易折断,焊点连接方式也会由于频繁弯折导致脱焊。信号传输质量难于保证指信号传输通路存在结构上的不连续性,易形成高频信号反射、衰减等。纵向尺寸方面,这种传统驱动电路部件所形成的尺寸约在10mm,难以缩减的纵向尺寸导致插入部头端的弯折角度难以加大。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能缩减内窥镜硬质部尺寸、提高内窥镜硬质部内部件连接可靠性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电路部件的内窥镜硬质部及内窥镜,可以缩减内窥镜硬质部纵向尺寸、节省其内部空间,且提高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窥镜硬质部,位于内窥镜插入部的头端,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像镜头、图像传感芯片和驱动电路部件,所述驱动电路部件表面设有电路,所述驱动电路部件为立体的电路部件,其朝向所述成像镜头的一面上固定所述图像传感芯片,其他部分根据内窥镜硬质部内部的空间分布,被设置成所需求的立体形状。
所述驱动电路部件的外形可以为具备多个平面的多面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面也可以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部件固定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一面的尺寸同所述图像传感芯片的尺寸大致相同。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部件表面设有电路,所述电路可采用蚀刻的方式形成。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部件内部设有电路,所述电路可通过预埋金属柱形成。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部件表面装载有电子元器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电路部件可以采用三维密集布线,进而缩减驱动电路部件的纵向长度。信号走线基于驱动电路部件基体上所形成的电路,连续性良好,利于高频信号传输。一体式电路,不存在多个部件的互联,因此不会由于频繁弯折导致折断或脱焊而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内窥镜硬质部使用的驱动电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窥镜硬质部使用的驱动电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窥镜硬质部使用的驱动电路部件的实施例图。
图4为本发明内窥镜硬质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说明书附图,对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内窥镜硬质部使用的驱动电路部件2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内窥镜硬质部位于内窥镜插入部的头端,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像镜头、图像传感芯片21和驱动电路部件20,所述驱动电路部件20表面设有电路(图未示出),所述驱动电路部件20为立体的电路部件,其朝向所述成像镜头的一面上固定图像传感芯片21,其他部分根据内窥镜硬质部内部的空间分布,被设置成所需求的立体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部件可以为表面具备6个或者更多个平面的多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5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发光成像的数字式图像胶囊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干脚机及干鞋和干脚联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