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器用分体式涡轮壳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85757.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沈艳;叶震杰;袁玺;刘贵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博增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17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器用 体式 涡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增压器。具体说,是可大大降低维护成本的汽车增压器涡轮壳,适用于汽车发动机上。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都知道,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管道上安装增压器,可提高汽车动力、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和大气污染,因此,被众多汽车制造商所采用。其中的增压器涡轮壳是构成汽车增压器的主要部件之一,其结构的合理性对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影响很大。传统增压器的涡轮壳为整体式涡轮壳,这种整体式涡轮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罩状,其罩底中心有用作排气口的向外突出的轴向外凸起,与轴向外凸起相对应的排气口里端周向有轴向内凸起,轴向内凸起与壳体外壁间有风道。其中,轴向内凸起的里端内侧周向加工有与涡轮外侧的弧形边适配的弧形过度面。随着涡轮运行时间的增加,涡轮轴会发生磨损,使得涡轮轴与轴承体间出现间隙,涡轮在运行过程中会蹭坏轴向内凸起里端的弧形过度面。一旦轴向内凸起里端的弧形过度面被蹭坏,整个涡轮壳就失效、报废。因为在增压器制造和应用行业都知道,轴向内凸起里端的弧形过度面出现一点疤痕,就会导致涡轮的报废。而涡轮壳的损坏,99%以上都是坏在其轴向外凸起里端的弧形过度面上。因此,采用传统的整体式涡轮壳,一旦轴向内凸起里端的弧形过度面被蹭坏,就需更换整个涡轮壳,浪费现象严重,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器用分体式涡轮壳。采用这种增压器用分体式涡轮壳,可避免浪费,大大降低维护成本。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增压器用分体式涡轮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罩状,其罩底中心有用作排气口的向外突出的轴向外凸起,与轴向外凸起相对应的排气口里端周向有轴向内凸起,轴向内凸起与壳体外壁间有风道。其特点是所述壳体内有盘状内套,所述盘状内套由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和用于将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连接在一起的筋条组成,所述第一圆环直径大于第二圆环;第一圆环的外径小于壳体口部边沿的内径,第二圆环里端的内侧周向有与涡轮的外侧的弧形边适配的弧形面。
所述筋条沿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间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所述壳体内有盘状内套,变传统的整体式涡轮壳为分体式涡轮壳,可根据涡轮的规格选用与其相适应的盘状内套。也就是说,一旦轴向内凸起里端的弧形过度面被蹭坏,只需更换盘状内套,而不需更换整个涡轮壳,原有壳体仍可使用,不仅避免了浪费,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增压器用分体式涡轮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增压器用分体式涡轮壳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为罩状,其罩底中心加工有用作排气口的向外突出的轴向外凸起6,与轴向外凸起6相对应的排气口里端周向加工有轴向内凸起5,从而在轴向内凸起5与壳体3外壁间形成一个环形的风道4。所述壳体3内设置有盘状内套,所述盘状内套由第一圆环2、第二圆环7和用于将第一圆环2和第二圆环7连接在一起的筋条1组成,所述第一圆环2直径大于第二圆环7。第一圆环2的外径小于壳体3口部边沿的内径,第二圆环7里端的内侧周向加工有与涡轮8外侧的弧形边适配的弧形面9。
所述筋条1沿第一圆环2和第二圆环7间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其数量视需要而定,可以是三个或五个不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筋条1为五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博增压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科博增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5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总成润滑装置、利用其的润滑方法以及润滑系统
- 下一篇:泄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