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晶刚玉磨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6012.X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格勒尔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3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玉 磨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晶刚玉磨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晶刚玉磨料是一种高性能耐磨材料,适用于对磨削效率和精度要求高的磨削场合,尤其是对高强度、高硬度材料的磨削。该磨料是一种微晶陶瓷磨料,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晶粒尺寸一般要求在0.5μm以下,故而硬度高,韧性好,破碎率低,自锐性好,寿命可以达到常规磨料(白刚玉、棕刚玉、单晶刚玉、铬刚玉,碳化硅等)寿命的数倍,而且不易引起被磨削材料的烧伤。
微晶刚玉磨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化学法和固相法两种。固相法是将铝盐和氧化铝研磨后煅烧,通过固相烧结,直接制得氧化铝微晶刚玉磨料,见美国专利US4786292、US4799938。湿化学法一般是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组分均匀的溶胶,使各组分达到溶液级别的均匀,再加入凝胶剂使其胶凝化,然后再经过干燥、破碎造粒、煅烧及烧结制得微晶刚玉磨料;简单溶胶凝胶法记载在美国专利US4314827、US4518397、US4881951和英国专利GB2099012中。目前,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微晶刚玉磨料的一般方法是:将勃姆石或拟薄水铝石(不限于以上两种)溶于水中,加入硝酸、盐酸或硫酸调节PH值到2.0~3.5,然后加入胶凝剂和改性剂使溶胶胶凝化;在约80~200℃之间干燥该α氧化铝前体的凝胶,除去凝胶中的水分;将干燥的凝胶块粉碎成磨粒所需尺寸的颗粒;将此颗粒焙烧(一般在200~900℃的温度下),除去结晶水及有机物,形成氧化铝的过渡形式;然后在足以将该过渡形式的氧化铝转化为α氧化铝的高温下对该颗粒进行煅烧,制得微晶刚玉磨料。
为了抑制晶粒的过分长大,使最终形成的晶粒尺寸均匀,需要适当降低最终产品的煅烧温度。目前,一般通过在α氧化铝前体中引入晶种来降低煅烧温度(参见美国专利US4623364、US4774802、US4854462、US4964883、US5192339、US5215551、US5219806)。引入的晶种是与α氧化铝本身晶体结构相同且晶格参数尽可能接近的物质,晶体直径基本上在亚微米级(0.1~0.5μm)。合适的晶种物质包括α氧化铝本身和α氧化铁、低价氧化铬、钛酸镍等。
上述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存在的缺点是:
1.通常以勃姆石或拟薄水铝石作为前驱体,相对成本比较高;而且目前市场上的勃姆石或拟薄水铝石产品颗粒尺寸较大,均匀度差,纯度低(多含有钠离子、钙离子等),容易造成烧结后的微晶刚玉晶粒尺寸大,杂质含量高,直接导致最终产品的强度低,质量可控性(晶粒尺寸)差。
2.引晶工艺有很大的局限性。引入的晶种本身具有与α氧化铝相同的晶格组织,而与α氧化铝前体(勃姆石或拟薄水铝石)完全不同,故在胶溶混合过程中很难互混互溶,容易造成分布不均匀,增加规模化生产的难度;且该类晶种物质本身活性低,在最终产品烧结过程中容易形成缺陷,降低产品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晶刚玉磨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得超微晶刚玉磨料的颗粒粒径小,结构致密,强韧性好,磨削性能稳定,且操作简单,成本低,适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晶刚玉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水氧化铝微粉加入盐酸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一水氧化铝:盐酸:水的摩尔比是1:(3.5~8.5):(30~50),搅拌5~8h后得到悬浮液;
2)在步骤1)所得悬浮液中加入氧化锰,悬浮液中一水氧化铝和氧化锰的摩尔比为1:(50~80),搅拌4-7h得到湿凝胶;
3)将步骤2)所得湿凝胶在50~180℃干燥6~24h,得到干凝胶;
4)将步骤3)所得干凝胶粉碎,帅选出30~70目的颗粒,在400~800℃逐步升温煅烧,升温速率为5~15℃/min,得到γ-氧化铝;
5)将步骤4)所得γ-氧化铝在1300~1400℃煅烧1~3h,得到微晶刚玉磨料。
优选的,上诉步骤1)中一水氧化铝:盐酸:水的摩尔比是1:(4.5~7.5):(35~45)。
优选的,上诉步骤2)悬浮液中一水氧化铝和氧化锰的摩尔比为1:(55~70)。
优选的,上诉步骤3)中湿凝胶在70-150℃干燥。
优选的,上诉步骤4)中煅烧时的升温速率为6~9℃/min。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格勒尔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格勒尔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6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