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工手用框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6407.X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6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马丹宁;梁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玉兰 |
主分类号: | B27B21/02 | 分类号: | B27B21/02;B27G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3502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工 手用框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装饰领域中木工使用的手工工具,更具体地说,是木工手用框锯。
背景技术
目前,木工在用手工工具分割木材时,一般需要先在需要切割的部位划上分割划线后再使用木工手用框锯来进行分割,但是由于在分割前画的分割划线会被木材切割时的木屑所遮盖,使得操作者须时常用嘴吹或用工具进行清理。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便携式的木工手锯”,其公开号为CN2057612该技术方案中的“一种便携式的木工手锯”,主要它由可活动的前、后把手和横梁以榫接式连成弓形状使用,工作完毕后又可收拢折叠成一直条状。这种手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和携带方便,可用于林区、部队野外作业,也能在普通家庭中作一般木活时使用。但是由于该“一种便携式的木工手锯”存在着分割划线会被木材切割时的木屑所遮盖,使得操作者须时常用嘴吹或用工具进行清理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割划线会被木材切割时的木屑所遮盖,使得操作者须时常用嘴吹或用工具进行清理的缺陷。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清除分割划线上的木屑,无需动力,安全环保的木工手用框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木工手用框锯,包括锯条、手柄、锯梁、锯钮、绞绳及绞片,所述锯条上侧靠近所述手柄的位置上设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及出气口,所述锯梁与充气装置相对位置上固定设有气囊架,所述气囊架内设有储气囊,所述储气囊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充气装置的出气口之间通过通气管相连接,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气体压力开关,气体压力开关的出口处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吹气口,所述气体开关连接有开关连杆,开关连杆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曲的开关扳手,所述气囊架靠近手柄位置处的下方设有连杆限位槽,开关连杆适配在连杆限位槽内,当进行锯割作业时,通过充气装置将气体不断地冲入储气囊,然后储气囊内较多及较高压力的气体通过吹气口可以有效地将遮盖分割划线的木屑吹走,也可以随时通过用手勾动开关扳手来打开气体压力开关去除木屑,使得切割工作的操作非常方便,并且可以避免操作者用嘴吹的时候木屑进入眼睛及嘴、鼻,安全环保。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装置由充气支架、气筒、杆状活塞、复位弹簧、进气膜片及前、后端盖组成,通过锯割使得杆状活塞往返动作,气筒内的气体经过只能单向通行的出气口被送入储气囊内,使得充气装置在无需动力的状况下可以不断重复进行充气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孔设在杆状活塞一端的外圆面上,进气孔通过设在杆状活塞内的单向进气膜片与气筒相通,当杆状活塞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外运动时,气体可以通过进气孔进入并通过只能单向通行的进气膜片后进入气筒。
作为优选,所述杆状活塞设有进气孔的端部固定设有推杆,所述推杆骑跨在锯条上,所述推杆与手柄反方向的端部均设有圆弧状突点,当锯割进行到木料与推杆的端部圆弧状突点接触后再继续前进时,骑跨在锯条上的推杆就可以将锯条作为导轨导向移动,而圆弧状突点使得推杆与木料成为了点接触,不易卡住。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压力开关可以调节压力的大小或通过手动进行开启或关闭,可以根据木产生的多少来调节气体释放的力度,也可以随时通过用手勾动控制开关扳手来打开气体压力开关去除木屑。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支架用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锯条上,使得制造方便稳固,当然也可以采用磁性的充气支架来吸附在锯条上以方便调节充气支架在锯条上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吹气口出气处为扁平状,这样可以使得吹出的气流比较宽,吹出的力度也比较大。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为可弯曲调节的多节管或金属波纹管,这样吹气口的位置可以按照木屑堆积的部位进行任意调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木工手用框锯的有益效果是:1. 清除分割划线上的木屑;2. 无需动力;3.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的A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玉兰,未经姜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64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模刀模板数控加工设备及数控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卡片冲裁模具的抽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