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机房分布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6616.4 | 申请日: | 201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桑永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阜阳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所 34108 | 代理人: | 徐宝泉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颍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机房 分布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机房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机房分布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速扩长,通信机房设备功率密度从几年前的20 w/m2-50w/m2增长到目前的3k w/m2-5k w/m2,有的甚至超过10k w/m2。传统的通信机房“集中供冷,槽道配冷”方式通过风道将冷风送到被冷却通信设备的方案,存在很多问题。
随着通信网络规模扩展,通信机房跨度加大,这种方案弊端日益显现,存在供冷针对性差,送风距离短,冷量传送损失大,冷量传送能耗高等问题,通信机房的现有工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一) 冷量传送损失大:基本上没有槽道或者送冷槽道没有采用隔热措施,通信机房空调冷量传送消耗大。
(二)供冷针对性差:不能根据通信耗能散热准确配冷,按需配冷,造成高发热量设备或距离空调较远的设备不能得到充分冷量,出现高温“热岛”现象,严重时导致通信设备高温退服或板件损毁;在出现通信机房高温“热岛”现象时,采用调低机房空调温度设置被动应对。夏季空调制冷设置点每调低1摄氏度,空调能耗增加7%左右,根据日常工作实践,在出现高温“热岛”现象,要基本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需将空调制冷设置点调低3摄氏度到5摄氏度,增加机房空调能耗30%以上,造成通信机房空调能耗的巨大浪费。
(三)冷量传送能耗高:随着机房面积跨度的加大,对通信机房空调送风、送冷距离要求更高,而送风、送冷距离的加大,就必然导致通信机房空调送风风机功率能耗的持续增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信机房中冷量传送损失大、供冷针对性差、能耗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机房分布式系统,该系统借鉴中央空调供冷原理,将通信机房空调蒸发器就近放置在通信网络设备附近,通过将冷量有针对性的提供给通信网络核心设备,实现通信机房空调冷量最大限度输送到通信设备,并根据通信设备功耗热量自动调整冷量分配,确保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环境,根本消除通信机房空调传送过程中能量的无谓浪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机房分布式系统,所述系统将通信机房划分为高发热设备区、中度发热设备区、轻发热设备区和无设备区四个配冷子区域,各个发热的配冷子区域之间通过通冷活门连接,系统中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空调主机和配冷媒管,中央控制器连接控制通冷活门的关闭或开启,中央控制器连接控制中央空调主机的工作状态,中央空调主机通过配冷媒管将冷气输送到每个配冷子区域。
所述中央控制器位于中央空调机的内部,中央控制器根据空调机内设置的温度检测单元的结果自动调整冷量配送。所述系统还包括若干个中央空调蒸发器分机,中央空调蒸发器分机安装在各个配冷子区域之中。所述中央空调蒸发器分机在各个配冷子区域之中的安装数量是根据冷量需求确定。所述无设备区包括设于顶部的隔热地板块和设于侧壁的用于隔热的隔热槽道。所述配冷子区域中发热的配冷子区域包括安装在区域顶部的用于散热的网孔地板和安装在侧面的用于传递冷量的通冷活门。所述发热的配冷子区域与相邻的不发热的无设备区之间设置防火隔热板隔离。所述中央空调主机采用N+1模式。
本发明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通过配冷子区域就近配置中央空调蒸发器分机,缩短送冷距离,以降低送冷过程中的冷量损失,提高机房空调冷量利用率,降低机房空调制冷功耗,相比现有送冷模式可减少通信机房空调能耗20%以上。同时自动调整高热机柜冷量配送,根本消除通信机房“热岛”现象,防止通信网络网元设备高温退服与板件损毁,避免重大通信网络事故的发生;配冷区域间活门作用为单配冷区域中央空调蒸发器分机故障时,相邻配冷子区域向故障配冷子区域进行冷量应急补充。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蒸发器单元结构,可根据通信机房大小、通信机柜设备功耗散热灵活配置,适应不同场景通信机房配冷要求,降低通信机房初期投资。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中通信机房的现有工作图;
图2 是本发明中通信机房分布式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阜阳分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阜阳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6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