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遗精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7048.X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路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云香 |
主分类号: | A61K36/738 | 分类号: | A61K36/738;A61P15/00;A61K35/64;A61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3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遗精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遗精的中药。
背景技术
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症,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中医将精液自遗现象称遗精或失精。有梦而遗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自行滑出者为滑精。多由肾虚精关不固,或心肾不交,或湿热下注所致。西医可见于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疾患等。有梦而遗往往是清醒滑精的初起阶段,梦遗,滑精是遗精轻重不同的两种证候。病理性遗精则为一周二次以上,或一日数次,并伴有头昏神疲,腰腿酸软,心慌气短等症状。病理性遗精比较复杂,诸多病因均可引起,性神经过敏会引起遗精,中医认为,常见病机有肾气不固,肾精不足而致肾虚不藏,病因可由劳心过度,妄想不遂造成相火偏亢,饮食不节,醇酒厚味,积湿生热,湿热下注也是重要成因。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黄锁梅【别名】 钻地风、黄藨、大红黄泡叶、栽秧泡。【 来源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栽秧泡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研粉贮藏。夏秋采叶,晒干。【性味】 酸、涩,温。【归经】归脾、肺、心经。【功能主治】 清暑解热,止咳,止血。治咳嗽,咯血,遗精,烦渴,鼻衄,血痢,泄泻,妇女血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摘录】《中华本草》。
锁阳【别名】 琐阳、不老药、锈铁棒、地毛球、黄骨狼、锁严子。【 来源 】本品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性味】 甘,温。【归经】 归脾、肾、大肠经。【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注意】大便滑;精不固,火盛便秘,阳道易举,心虚气胀,皆禁用。【摘录】《中华本草》。
樗白皮【别名】樗皮、臭椿皮、苦椿皮。【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然后剥取内皮,仰面晒干;或剥取干皮。【性味】 苦,寒。【归经】 归心、肺、脾三经。【功能主治】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滞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摘录】《中华本草》。
桑螵蛸【别名】 蜱蛸、桑蛸、冒焦、螵蛸、致神、螳螂子、桑上螳螂窠、赖尿郎、刀螂子、螳螂蛋、尿唧唧、流尿狗、猴儿包、螳螂壳。 【 来源 】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干燥。【性味】 甘、咸,平。【归经】 归肝、肾经。【功能主治】 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注意】阴虚多火人误用,反助虚阳,多致溲赤茎痛,强中失精,不可不知。【摘录】《中华本草》。
金樱子【别名】 刺榆子、刺梨子、金罂子、山石榴、山鸡头子、糖莺子、棠球、糖罐、糖果、黄刺果、蜂糖罐、槟榔果、金壶瓶、野石榴、藤勾子、螳螂果、糖刺果【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的干燥成熟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除去毛刺。【性味】酸、甘、涩,平。【归经】 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主治】 固精涩肠,缩尿止泻。治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意】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者不宜用;小便不禁及精气滑脱因于阴虚火炽而得者,不宜用。【摘录】《中华本草》。
生龙骨【别名】 五花龙骨。【 来源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性味】 甘、涩,平。【归经】入心、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 镇静,敛汗涩精,生肌敛疮。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外用治疮疡久溃不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25g。【注意】有湿热、实邪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茯神【别名】茯神木。【 来源 】茯苓菌核中间(白茯苓)抱有松根或细松木心者的部份。多切成薄方块,坚实。【性味】甘、平。【归经】入心、脾经。【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摘录】《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云香,未经路云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7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枳提取物的降脂用途
- 下一篇:一种缓解高血压的桑叶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