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区公路诱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7306.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7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向超群;成庶;陈特放;于天剑;陈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李阳,于洁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诱导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区公路诱导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许多高速公路在特定路段时有发生浓雾现象。因雾造成的交通事故给人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损失带来重大损失。目前国内对经常容易发生浓雾地段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是在公路两侧安装诱导标志和广播,诱导进入雾区的车辆缓慢前行,但无法提示前方车辆的距离。驾驶员只能通过观察前方车辆尾部雾灯估计距离,浓雾极易造成误判导致车辆追尾事故发生。
针对现有技术中雾区公路前后车辆测距困难的问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雾区公路前后车辆测距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雾区公路诱导系统,能为雾区公路上的行驶车辆提供路况信息、路廓信息与前车相对位置范围,辅助驾驶员判断雾区公路交通情况,降低了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区公路诱导系统,包括:
一雾区控制中心,雾区控制中心设置于雾区内,雾区控制中心连接至所有公路诱导节点,雾区控制中心可监测雾区内的能见度、雾区公路的交通状况控制公路诱导节点的工作状态,并向雾区公路上的行驶车辆发送广播信息;
多个公路诱导节点,每个公路诱导节点设置于雾区公路两侧,每个公路诱导节点可在雾区控制中心的控制下,检测雾区公路上的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并使用光信号告知行驶车辆与其前车的距离范围,多个公路诱导节点沿公路均匀设置,多个公路诱导节点之间相对信息独立。
其中,雾区控制中心包括:
能见度传感器,能见度传感器设置于雾区内,能见度传感器可检测雾区内的能见度,当能见度传感器检测到雾区内的能见度低于预先设置的标准能见度阈值时,能见度传感器向雾区控制中心发出告警信号;
情报揭示板,情报揭示板设置于雾区控制中心内,情报揭示板用于像雾区工作人员提供雾区公路的实时情报供雾区工作人员分析与制定应对策略;
多个动态限速标识,多个动态限速标识均设置于雾区公路上,每个动态限速标识可显示当前雾区公路的限速要求;
广播装置,广播装置设置于雾区内,广播装置可向雾区公路持续发送当前雾区路况并提醒雾区公路上的行驶车辆小心驾驶。
并且,每个动态限速标识显示的限速要求与雾区能见度成正相关性。
另外,每个公路诱导节点包括:
节点控制器,节点控制器设置于雾区公路两侧的防撞护栏背侧,节点控制器连接至雾区控制中心与公路诱导节点内的其他器件,节点控制器受雾区控制中心信号控制激活整个公路诱导节点;节点控制器还用于接收车辆探测器发送的行驶速度数据,并将行驶速度数据发送到双色激光发射器;
车辆探测器,车辆探测器设置于雾区公路两侧,一侧为红外光源,一侧为对应频率的红外接收器,红外光源正对红外接收器,车辆探测器在被节点控制器激活后会持续检测雾区公路上经过车辆探测器的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将该行驶速度发送至节点控制器;
诱导光源,诱导光源设置于雾区公路两侧的防撞护栏上,诱导光源在被节点控制器激活后会持续发光,用于向雾区公路上的行驶车辆提供示廓与引导服务;
双色激光发射器,双色激光发射器设置于雾区公路两侧的防撞护栏上与诱导光源相同的位置,双色激光发射器在被节点控制器激活后会接收行驶速度数据,并根据行驶速度数据在不同时间段上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并且,车辆探测器会持续检测雾区公路上经过车辆探测器的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为车辆探测器会持续检测雾区公路上经过车辆探测器的行驶车辆遮挡住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光源信号的持续时间,车辆探测器根据行驶车辆的车体长度与遮挡住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光源信号的持续时间计算出经过车辆探测器的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
并且,双色激光发射器会根据行驶速度数据在不同时间段上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为双色激光发射器根据行驶速度数据与预先设定的雾区公路前后两车间的安全距离计算出安全距离保持时间,并以接收到行驶速度数据的时刻为起点开始计时,在安全距离保持时间之内双色激光发射器发射警示颜色光,在安全距离保持时间之外双色激光发射器发射安全颜色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7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潜器运动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确定公交车停靠站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