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7528.6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8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毅 |
主分类号: | B61B15/00 | 分类号: | B61B15/00;B61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 |
地址: | 2011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能 直达 系统 | ||
1.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该系统包括主通道、运营车厢、出入站通道、轨道与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营车厢为独立式小车厢,所述的主通道中铺设轨道;所述的轨道为动力轨,动力轨持续匀速运动,独立式小车厢安置于动力轨上的相应车位,由动力轨带动独立式小车厢匀速向前;所述的车站通过出入站通道连接动力轨所在的主通道,出入站通道分别一端连接地面站台,另一端连接主通道,形成联通结构,独立式小车厢顶部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与设置在出入站通道上方的连接结构对接完成变轨需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轨匀速运动可替换为循环运动,提供独立式小车厢搭载其上,为其提供主要前进动力;出入站通道分别一端连接地面站台,另一端连接主通道可替换为出入站通道分别一端连接车站,另一端连接主通道;所述的主通道中铺设主轨道,所述的出入站通道中铺设出入站轨道,所述车站为分离式车站,分离式车站通过出入站轨道与主轨道连接;所述的独立式小车厢顶部的连接装置为变轨连接器,所述的出入站通道上方的连接结构为顶轨,当独立式小车厢上的变轨连接器变化与顶轨对接后完成立体变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轨道为动力轨,由轨道、车轮组、车架与动力装置结合形成一体化结构;其前后车架间有连接装置,彼此串联,形成闭合的循环系统或虽有间断但接近于闭合的循环系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系统根据需求为整体单一循环模式或分段循环中间以过桥形式连接或多条线路同时运行的多重分段循环系统或多重分段分体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轨的动力装置采用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感应板均匀分布于整个轨道与车架上,提供分布式均衡的动力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轨由旋转电机提供动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轨的车轮组与轨道采用附着式接触或采用悬浮式。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运营车厢为独立式小车厢,独立式小车厢底部前端与后端设有从动轮;车底有前后方向凹槽,与动力轨相应部分契合后,能防止左右偏移;车底尾部有固定凹槽,供动力轨车架上的固定装置弹升至固定凹槽后形成固定,独立式小车厢顶部设有变轨连接器,变轨连接器上设有行走轮与转向轮,当变轨连接器升起,与出入站轨道中的顶轨对接后,独立式小车厢将脱离动力轨,完成变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独立式小车厢设置两人座,两人座前后布置,或车厢只设置一人座或多人座,或设置为纯货物车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变轨连接器的变化包括抬升、顶升、打开、旋转,与顶轨契合后实现变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轨连接器与设置在顶轨上的智能驱动装置上的连接器相契合实现变轨。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运能直达轨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入站通道中设有顶轨,顶轨为任意与原有轨道不同维度的轨道,包括设在整个交通截面正上方的开口式轨道或侧上方的分离式轨道或正上方整体非开口式轨道或两侧的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毅,未经赵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75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印机油墨自动添加装置
- 下一篇:凹版印刷机的油墨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