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股导体跳线分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7818.0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跳线 分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股导体跳线分线机。
背景技术
网线插头由水晶头和线芯装配而成,目前跳线分线穿水晶头方式:因网络线芯线为4对对绞线,所以在穿水晶头前要手工将每对对绞芯线绞距分开,然后再将分开的芯线理直按要求排序,然后再按要求将芯线穿入水晶头铆压好。这种排线方式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效率底。员工长时间分线理线因要用手指将每对芯线分开理直会使人产生疲劳,手指酸痛等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股导体跳线分线机,可以替代人工分线,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股导体跳线分线机,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分线转动轮、第二分线转动轮,第一分线转动轮或第二分线转动上设有驱使第一分线转动轮的轮面与第二分线转动轮的轮面接触或分离的驱动机构,第一分线转动轮与第二分线转动轮同向同步转动。
所述的第一分线转动轮位于第二分线转动轮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分线转动轮的下轮面与第二分线转动轮的上轮面之间形成分线工作区域。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上气缸、升降滑块,第一分线转动轮经第一转轴转动配合在升降滑块上,所述的第一转轴经单向轴承转配在升降滑块上,上气缸安装在支架的顶部,上气缸与升降滑块相连且可驱使升降滑块做竖向往复运动。
第一转轴上固定有与第一分线转动轮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条,第一齿条连接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齿轮、第一气缸均安装在升降滑块上,第一齿条与第一气缸的自由端相连,第一气缸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实现第一分线转动轮的转动。
所述的第二分线齿轮经第二转轴转动配合在支架上,所述的第二转轴经单向轴承装配在支架上,第二转轴上固定有与第二分线转动轮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第二齿条连接第二气缸,第二齿条与第人气缸的自由端相连,第二气缸通过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实现第二分线转动轮的转动。
所述的第二分线转动轮的轮面和第二分线转动轮的轮面均为弹性轮面。
所述的弹性轮面为硅胶材料制成的轮面。
所述的上气缸连接在气阀控制开关上。
所述的气阀控制开关为脚踏式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单股导体跳线分线机,采取设备操作所以劳动强度小,工作轻松;生产效率高。同时也提高自动化设备生产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中,1、第一分线转动轮,1.1、第一齿轮,1.2、第一齿条,1.3、第一气缸,2、第二分线转动轮,2.1、第二齿轮,2.2、第二齿条,2.3、第二气缸,3、支架,4、上气缸,5、升降滑块,6、脚踏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单股导体跳线分线机,包括支架3和安装在支架3上的第一分线转动轮1、第二分线转动轮2,第一分线转动轮1或第二分线转动上设有驱使第一分线转动轮1的轮面与第二分线转动轮2的轮面接触或分离的驱动机构,第一分线转动轮1与第二分线转动轮2同向同步转动。第一分线转动轮1与第二分线转动轮2同向同步转动的优点是第一分线转动轮1的下轮面与第二分线转动轮2的上轮面形成一个相反方向运动,便于将缠绕的线材分开。
所述的第一分线转动轮1位于第二分线转动轮2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分线转动轮1的下轮面与第二分线转动轮2的上轮面之间形成分线工作区域。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上气缸4、升降滑块5,第一分线转动轮1经第一转轴转动配合在升降滑块5上,所述的第一转轴经单向轴承转配在升降滑块上,上气缸4安装在支架3的顶部,上气缸4与升降滑块5相连且可驱使升降滑块5做竖向往复运动。
第一转轴上固定有与第一分线转动轮1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啮合第一齿条1.2,第一齿条1.2连接第一气缸1.3,所述的第一齿轮1.1、第一气缸1.3均安装在升降滑块5上,第一齿条1.2与第一气缸1.3的自由端相连,第一气缸1.3通过第一齿条1.2和第一齿轮1.1实现第一分线转动轮1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7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稳定激光输出装置
- 下一篇:石墨电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