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7925.3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3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栋;陈保栋;程纪杰;张灵敏;房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对油气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达到高精度的油气分离,现有的技术主要包括:一是采取多级油气分离器,通过不同结构逐级提高油气分离精度;二是尝试将不同的结构集成到同一个油气分离器中,如专利号为ZL201320678903.6的后置分离器;前者需要多个容器组合才能达到精度要求,所占空间较大,实现成本也较高;后者往往导致容器体积庞大,在某些受限空间内不能使用,其造价也较高;此外,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对气体将分离后的油重新卷起的控制也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三次油气分离、油气分离效率高、分离精度可控的集成的油气分离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底座、筒体、旋流筒、滤芯和叶片分离元件,所述筒体固定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筒体的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筒盖,所述筒体的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下腔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上腔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内的第一接液管,所述上腔设置有与筒体壁相切且用于引进油气混合物的进气口;所述旋流筒可拆卸的置于所述上腔内,所述旋流筒的下端设置有透气口,所述叶片分离元件置于所述旋流筒内侧的透气口处,所述旋流筒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下腔内的第二接液管,所述滤芯可拆卸的置于所述旋流筒内,且所述滤芯紧贴所述旋流筒内侧顶部,所述筒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滤芯内部的出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气口引进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在上腔与旋流筒之间做旋转离心运动,实现第一次油气分离;叶片分离元件对进入旋流筒的油气进行第二次油气分离;滤芯对油气进行第三次油气分离;三次油气分离,分离效果更佳,且三次油气分离均在上腔内实现,高效集成在单个容器中,使得容器体积得到有效控制;第一次和第二次油气分离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油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接液管和第二接液管排放到下腔,防止高效旋转的油气混合物将分离出的油重新卷起,提升油气分离效率;第二次分离后的油直接通过第二接液管排放到下腔,也可以减轻油对叶片分离元件的压损,且结构紧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裙座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置于所述裙座的下端,所述裙座的边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底板连接的加强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强筋使得裙座和底板连接更加坚固,使得本装置的刚性增加。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底部设置有低点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穿过所述底座伸出外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低点排污管便于将下腔内沉淀下来的油污进行彻底清除。
进一步,所述叶片分离元件可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置调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筒体与旋流筒之间的间隙及叶片分离元件的空间位置,可有效调控油气分离精度。
进一步,所述滤芯内设置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下端伸入所述滤芯的底部,所述回油管的上端穿过所述筒盖的出气口伸出外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滤芯分离后的油通过回油管及时排出,减轻油对滤芯的压损,即使滤芯产生大的压损,亦不会影响过滤后油的回收。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回油口和注油口,且所述注油口处于所述回油口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测温口,所述测温口处于所述回油口和注油口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测温口便于对下腔内油的温度进行监测。
进一步,所述下腔远离所述回油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计接口和第二液位计接口,所述第一液位计接口处于所述第二液位计的上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液位计接口和第二液位计接口便于对下腔内油位进行监测。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油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线监测油位,即时反馈机组运行状况。
进一步,所述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加热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口可以将容器内的油加热至合适温度,以便机组顺利启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集成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液位计接口、吸油口和加热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杰瑞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7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