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88006.8 申请日: 2015-05-29
公开(公告)号: CN104838930B 公开(公告)日: 2017-03-22
发明(设计)人: 梁军;潘琪;张星耀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
代理公司: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8 代理人: 余光军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减轻 叶蜂 危害 寄主 植物 调控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减轻腮扁叶蜂危害寄主植物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寄主植物之间混合搭配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搭配的比例为:控制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的株数占林地中乔木总株数的20-40%;优选为28-3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包括:赤松(Pinus densiflora)、黑松(P.thunbergii)、红松(P.koraiensis)、华山松(P.armandii)、火炬松(P.taeda)、班克松(P.banksiana)或美加红松(P.resinosa)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包括: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或拐枣(Hovenia acerba)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搭配的模式为:寄主植物呈随机分布,非寄主植物呈聚集分布,林地中乔木整体呈随机分布;

所述混合搭配的措施包括:间伐抚育寄主植物以及补种与腮扁叶蜂的物种联结性呈负联结关系的非寄主植物。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伐抚育分三次进行;其中,前两次间伐抚育选择林分中寄主植物密度大、生长环境与树势差的寄主植株作为间伐对象;所述间伐强度为间伐株数占首次间伐前总株数的15%-20%;

所述间伐间隔期为2-4年;优选为,在郁闭度≥0.6的林地,间伐间隔期为2年;在郁闭度<0.6的林地,间伐间隔期为4年;间伐的时间为秋季或冬季;

所述补种的时间为春季或秋季。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腮扁叶蜂老熟幼虫进行物理干预、对林地地面进行清洁。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干预包括:

每年5月上、中旬,对林地中虫口密度大的地块或者寄主植物下的土层进行挖掘;其中,所述挖掘的深度达到0.4m及以上;

收集还未化蛹的腮扁叶蜂老熟幼虫;

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虫口密度大的地块上收集吐丝下坠并还未钻入土层的腮扁叶蜂末龄幼虫;

所述对林地地面进行清洁包括:清除林地地面的灌木和草本植物。

9.按照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修剪带腮扁叶蜂虫巢的寄主植物枝条;其中,所述修剪的时间优选为7-8月。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腮扁叶蜂为昆嵛山腮扁叶蜂(Cephalcia kunyushanic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80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