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土壤轻烃指标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8035.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5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邢学文;于世勇;刘松;申晋利;谢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烃 土壤样品 土壤 光谱 反射率 衬度 光谱测量 含量测量 目标区域 建模 自变量 回归模型预测 大小确定 二阶导数 回归模型 一阶导数 指标确定 因变量 预测 采集 吸收 | ||
1.一种预测土壤轻烃指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目标区域中采集土壤样品;其中,同一份土壤样品分为两份,第一份土壤样品用于土壤轻烃含量测量,第二份土壤样品用于光谱测量;
对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轻烃含量测量,获得土壤轻烃衬度值;
对所述第二份土壤样品进行光谱测量,获得光谱指标;其中,所述光谱指标包括反射率、反射率一阶导数、反射率二阶导数和反射率吸收深度;
利用所述土壤轻烃衬度值和所述光谱指标确定相关系数;
根据所述相关系数的大小确定建模需要的光谱指标;
以所述土壤轻烃衬度指标作为因变量,所述建模需要的光谱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
利用所述回归模型预测目标区域土壤轻烃指标;
其中,所述建立回归模型的步骤包括:以所述土壤轻烃衬度指标作为因变量,所述建模需要的光谱指标作为自变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获得回归系数;根据土壤样品在参与建模的波长对应地吸收特征确定回归系数的合理性;利用合理性的回归系数建立回归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确定模型的预测能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土壤轻烃衬度值的步骤包括:
通过顶空气法得到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土壤颗粒间游离烃的C1~C5成分的含量、游离烃的总烃含量以及重烃含量;
通过酸解烃法得到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土壤矿物晶格中吸附烃的C1~C5成分的含量、吸附烃的总烃含量以及重烃含量;
利用衬度方法分别对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土壤颗粒间游离烃的C1~C5成分的含量、游离烃的总烃含量以及重烃含量和土壤矿物晶格中吸附烃的C1~C5成分的含量、吸附烃的总烃含量以及重烃含量进行标准化,得到相应指标的衬度值;
将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土壤颗粒间游离烃的C1~C5衬度值和土壤矿物晶格中吸附烃的C1~C5衬度值相加,得到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C1~C5衬度值;将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游离烃的总烃衬度值和土壤矿物晶格中吸附烃的总烃衬度值相加,得到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总烃衬度值;将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游离烃的重烃衬度值和土壤矿物晶格中吸附烃的重烃衬度值相加,得到所述第一份土壤样品的重烃衬度值。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光谱指标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二份土壤样品进行物理粉碎,筛除干扰物质;
将处理后的第二份土壤样品放入容器中,通过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进行接触式测量获得第二份土壤样品的反射率光谱;
对所述反射率光谱进行再处理,得到反射率一阶导数、反射率二阶导数和反射率吸收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80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