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可燃液体储罐区火灾气相传播的工艺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8225.6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石宁;王林;张婧;文松;张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D90/44 | 分类号: | B65D9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可燃 液体 储罐区 火灾 相传 工艺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防止可燃液体储罐区火灾气相传播的工艺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储罐(9)、缓冲罐(1)、呼吸阀(2)、氧气含量检测仪(4)、补充氮气管线(5)、调节阀门(3),所述至少两个储罐(9)的气相空间均通过尾气排放管线与总排放管线(10)相连,总排放管线(10)出口与缓冲罐(1)顶部相连,呼吸阀(2)一端与缓冲罐(1)的气相空间相连,呼吸阀(2)上设有空气入口(6)和尾气出口(7),氧气含量检测仪(4)设置于缓冲罐(1)的气相空间上,补充氮气管线(5)与缓冲罐(1)的气相空间相连,调节阀门(3)设置于补充氮气管线(5)上,氧气含量检测仪(4)通过数据线与调节阀门(3)相连;其中,所述每个储罐上的尾气管线上设有阻火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可燃液体储罐区火灾气相传播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氮气管线(5)上的调节阀门(3)为气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可燃液体储罐区火灾气相传播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9)顶部不设置呼吸阀。
4.一种防止可燃液体储罐区火灾气相传播的工艺方法,所述储罐中装有可燃液体,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装置,根据氧气含量检测仪的检测数据调节补充氮气管线上的调节阀门,当缓冲罐内气相氧气体积含量高于10.0%时,打开所述调节阀门通入氮气;当缓冲罐内气相氧气体积含量低于10.0%时,关闭所述调节阀门停止通入氮气,保证各储罐的气相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可燃液体储罐区火灾气相传播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液体为芳烃时,保证储罐的气相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9.0%;当可燃液体为油品时,保证储罐的气相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9.0%;当可燃液体为烷烃时,保证储罐的气相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9.6%;当可燃液体为有机酯类时,保证储罐的气相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9.5%;当可燃液体为有机醇类时,保证储罐的气相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9.0%;当可燃液体为有机酸类时,保证储罐的气相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5.1%;当可燃液体为有机醛类时,保证储罐的气相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低于6.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止可燃液体储罐区火灾气相传播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为苯、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混苯、乙苯、C9以上重芳烃;所述烷烃为戊烷、己烷、环己烷、己烷油、戊烷油;所述油品为汽油、煤油、柴油、污油、石脑油、溶剂油、原油;所述有机醇类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叔丁醇、异辛醇;所述有机醛类为甲醛、乙醛、丙醛、丁醛、异丁醛;所述有机酸类为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辛酸;所述有机酯类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82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带干燥功能的茶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