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武夷湍蛙抗菌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8477.9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0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鹏;卫林;许国强;袁佳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6 | 分类号: | C07K14/46;C12N15/12;A61K38/17;A61P31/04;A61P31/10;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明 |
地址: | 2151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肽 编码基因 应用 分子内二硫键 抗菌肽分子量 氨基酸残基 氨基酸序 抗菌作用 溶血活性 等电点 广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武夷湍蛙抗菌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武夷湍蛙抗菌肽分子量2708.5Da,等电点10.25,由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氨基酸序列为:Lys1‑Lys2‑Cys3‑Lys4‑Phe5‑Leu6‑Cys7‑Lys8‑Val9‑Lys10‑Lys11‑Lys12‑Leu13‑Lys14‑Ser15‑Val16‑Gly17‑Leu18‑Gln19‑Ile20‑Ser21‑Met22‑Gly23‑Ile24,其中Cys3和Cys7之间形成一对分子内二硫键,武夷湍蛙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人工合成简单、抗菌作用广谱高效、溶血活性低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武夷湍蛙抗菌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传统抗生素的大规模和不恰当使用,微生物对传统抗生素产生了越来越强的耐药性。目前应对微生物耐药的唯一手段是使用新型或者替代性的抗生素药物,这就需要持续开发新型抗微生物剂。
抗菌肽是一种生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小分子多肽,是多细胞生物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分子,对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等均具有直接杀灭作用。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杀菌活性强、杀菌机制独特,不易引起耐药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传统抗生素替代药物,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两栖类动物皮肤裸露,易于受到周围环境中病原菌的攻击,与此同时,两栖类动物获得性免疫系统不健全,更多的依赖先天免疫系统抵御病原菌侵袭。抗菌肽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分子,在两栖类动物体内种类多样,且含量丰富。到目前为止已从各种两栖类动物体内发现数百种不同的抗菌肽分子,并且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武夷湍蛙(Amolops wuyiensis)中提取出的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和极低的溶血活性的新型抗菌肽,以及编码这条多肽的核酸序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武夷湍蛙体内提取所得的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和极低的溶血活性的新型抗菌肽,以及编码这条多肽的核酸序列。
本发明所述武夷湍蛙抗菌肽由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2708.5Da,等电点10.25,其氨基酸序列为:
Lys1-Lys2-Cys3-Lys4-Phe5-Leu6-Cys7-Lys8-Val9-Lys10-Lys11-Lys12-Leu13-Lys14-Ser15-Val16-Gly17-Leu18-Gln19-Ile20-Ser21-Met22-Gly23-Ile24(SEQ ID:1),其中Cys3和Cys7之间形成一对分子内二硫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8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