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相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8723.0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1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邓顺柳;宋雪欢;冯蓝;谢素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82 | 分类号: | C01B21/08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制备 石墨 氮化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溶液相制备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氮化碳的五种同素异形体中,石墨相氮化碳,即g-C3N4是最稳定的一种。近年来,g-C3N4因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独特的半导体能带结构、无毒且原料易得、不含金属等优异特性在光催化污染物降解、光解水制氢、光催化有机合成等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一种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将g-C3N4作为光催化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比表面积小(~10m2/g)、光生载流子的激子结合能高、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严重、可见光利用率低等。针对这些问题,人们从g-C3N4光催化剂的优化合成、物理复合改性、化学掺杂改性、共聚改性、表面修饰、纳米化改性等方面对其理化性质,如半导体能带结构、光吸收性质等进行调整,以期提高g-C3N4的光催化性能。
与体相材料相比,经过纳米化改性的g-C3N4光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结晶度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明显改善。目前,人们以模板法和非模板法已经合成得到一系列具有特殊形貌的g-C3N4纳米光催化剂,如介孔g-C3N4、g-C3N4纳米棒、g-C3N4纳米颗粒等,有效促进了g-C3N4光催化剂材料的发展。由于g-C3N4具有类石墨层状结构,也可以将g-C3N4剥离成纳米薄片或单层结构,目前常用的剥离方法有热剥离法或溶剂剥离法。热剥离法是将g-C3N4在空气中进行热处理,体相材料逐渐分解为纳米薄片(Niu P等,Adv.Funct.Mater.,2012,22:4763-4770),而溶剂剥离法常用的溶剂为水(Zhang X D等,J.Am.Chem.Soc.,2013,135,18-21)和异丙醇(Yang S等,Adv.Mater.,2013,25:2452),剥离得到的g-C3N4片层结构较为完整、缺陷少,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效率。然而,热剥离法和溶剂剥离法仍存在实验可控性差,制备得到的g-C3N4片层分散性不好、厚度大、产率低等关键问题尚未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目前制备g-C3N4纳米片效率低、厚度大、分散性差等问题的溶液相制备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法首先以二氰二胺为前驱体,通过热聚合反应得到g-C3N4聚合物材料,然后在有机卤代试剂存在下,于碱金属和萘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进行g-C3N4纳米片的溶液相制备。
一种溶液相制备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二氰二胺为原料,进行煅烧,得到黄色的g-C3N4聚合物材料;
2)将步骤1)所得g-C3N4聚合物材料分散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在氮气保护条件下超声分散,得的g-C3N4分散液,在g-C3N4分散液中依次加入碱金属和萘,持续搅拌,然后加入卤代有机试剂,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固体产物依次用甲苯、乙醇和水进行洗涤,得到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
步骤1)中,所述煅烧是在带盖陶瓷坩埚中于马弗炉中进行煅烧,煅烧的温度可为450~550℃,煅烧的时间可为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8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压损型瓦斯水雾输送装置
- 下一篇:新型自由浮球式蒸汽疏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