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片及具备摩擦片的湿式多片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8754.6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远山和幸;前田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NSK沃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9/00 | 分类号: | F16D6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鹏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具备 湿式多片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动变速机用变矩器内等密封的油窝环境下使用的摩擦片及具备摩擦片的湿式多片离合器。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在密封的油窝环境下的滑动控制时具有出色的耐热性及耐久性的摩擦片及具备摩擦片的湿式多片离合器。
背景技术
通常,湿式多片离合器在离合器或制动器的鼓与毂间交替地配置有摩擦片(摩擦板)及隔板,通过对离合器活塞的推压及解除来进行离合器的接合及解除。
在这样的湿式多片离合器中,当在密封的油窝环境下使用时,有时会在一定的滑动状态下使用湿式多片离合器直到使其接合为止。
特别是对用于自动变速机用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而言,为了满足低耗油量要求而必须进行滑动控制,因此要求摩擦片能够进行滑动控制正在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在密封的油窝环境下的使用条件中,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片的摩擦材料的磨损大,因而使其冷却而降低蓄热磨损成为需要解决的课题。
通常,为了抑制蓄热的影响、提高冷却性,存在通过在离合器的摩擦材料设置槽来提高油的排出性从而提高冷却性的方法。但是,由于这些方法增强了与相对面的接触(内压),因而存在拖滞扭矩增大的问题。另外,如果为了降低拖滞扭矩而像日本特开2007-51759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使用在内径侧开口的槽,则会存在摩擦材料的面积减少、耐热容许度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另外,近年来对于汽车的低耗油量要求日益增大,为了减轻在离合器的非接合时产生的动力损失,需要进一步降低摩擦片与隔板间的拖滞扭矩。因此,一直在谋求一种能够降低拖滞扭矩、并且能够对摩擦材料进行冷却的摩擦片及使用了摩擦片的湿式多片离合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密封的油窝环境下使用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片中通过提高油的排出性而提高摩擦材料的冷却性的摩擦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摩擦片是一种通过在大致环状的型芯板上环状地固定多个摩擦材料扇段而形成的摩擦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摩擦材料扇段间形成有从所述型芯板的内径侧贯通至外径侧的贯通槽,在所述摩擦材料扇段形成有向所述贯通槽开口并在所述摩擦材料扇段内形成终端的沿周向延伸的周槽。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在周向上延伸的周槽能够使油的排出性加速,能够通过提高油的排出性而提高冷却性,降低对摩擦材料的蓄热磨损。
能够通过从周槽溢出的油在轴向上的流动而在摩擦面上产生压力,从而产生分离效果来降低拖滞扭矩。
另外,因为将周槽的面积形成为小的面积即可,所以能够取得大的摩擦材料面积来提高耐热性,并且能够兼具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备摩擦片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的轴向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摩擦片的局部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摩擦材料扇段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摩擦材料扇段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摩擦材料扇段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摩擦材料扇段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摩擦材料扇段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摩擦材料扇段的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具备其他的摩擦片的湿式多片离合器的轴向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摩擦片中的滑动时间(sec)与摩擦面温度(℃)的关系的曲线。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摩擦片中的相对转速(rpm)与拖滞扭矩(Nm)的关系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周槽”基本上表示的是沿型芯板的圆周方向延伸的槽,但也包括沿与圆周方向成角度的方向延伸的槽。另外,“密封的油窝环境”例如是指变矩器等不从外部供给油而在油密的构造体内循环有大量的油的环境。只要是油密的,也能够用于变矩器以外的用途。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在附图中相同部分以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图1是本发明的具备摩擦片的湿式多片离合器10的轴向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SK沃纳株式会社,未经NSK沃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8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