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避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8916.6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龙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龙基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韩国首尔特别市永登浦区堂山路5***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避雷器 | ||
1.一种主动避雷器,其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置于保护对象的顶端部,并连接至接地装置;
杆组件,所述杆组件一端纵向连接至地面装置,并充有地面电荷;
若干个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沿所述杆组件的纵向安置,并且彼此隔开;
充电盘,所述充电盘安置于相邻的绝缘体之间,并与杆组件分隔开,以实现电绝缘,并充有与地面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充电管,所述充电管安置于所述充电盘与所述绝缘体之间,电连接至所述充电盘,并充有与地面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针电极组件,所述针电极组件安置于所述杆组件的上端,并具有针形部件;和
放电感应导体电极,所述放电感应导体电极电连接至所述充电盘,且位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充电盘之间,以诱导所述针电极组件和所述放电感应导体电极之间的放电,并通过向大气放电来释放离子电荷,由此在雷雨云和所述针电极之间形成放电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组件、充电盘、充电管、针电极组件和放电感应导体电极由碳或石墨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组件、充电盘、充电管、针电极组件和放电感应导体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由碳或石墨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感应导体电极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向上伸出的第一放电感应导体电极,另一部分为向下折叠的第二放电感应导体电极,所述第二放电感应导体电极位于接近所述针电极组件的所述针形部件的端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电极组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放电感应导体电极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在9-13m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上部绝缘体和具有绝缘凸起的下部绝缘体,所述上部绝缘体位于所述充电管上部,以与针电极组件保持一段绝缘距离,所述下部绝缘体位于所述充电管的下部,以与固定板保持一段绝缘距离,所述绝缘凸起形成于下部绝缘体的上端部,以插入充电管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凸起具有这样的结构,即由若干个上窄下宽的锥形组件连成一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龙基,未经郑龙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89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