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猴头菌诱变菌株H07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9395.6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7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滕利荣;张峻榕;逯家辉;胡爽;孟庆繁;闫国栋;蔡广胜;张洋;权宇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5/0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猴头菌 诱变 菌株 h07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菌诱变菌株及其培育方法,于2014年12月26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地址:武汉大学,分类名称:猴头菌H07 Hericium erinaceus H07;保藏登记号为CCTCC NO:M 2014669。该菌株是通过化学诱变筛选分离得到的,其菌丝体干重提高了73%,多糖含量提高了69%,腺苷含量提高了20%,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1%。本发明的猴头菌诱变菌株经10代以上传代培养不退化,具有遗传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猴头菌诱变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产猴头菌诱变菌株H07及制备方法,为一种新的菌株品种,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的培育方法,属于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猴头菌属于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在分类学上隶属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猴菇目,猴菇科。猴头菌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与目前人工栽培的其他食用菌相比都居第一、二位。对猴头菌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证实猴头菌拥有可靠的药效。它具有营养神经作用,治疗消化道疾病,抗肿瘤,并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抗病的活性能力。因为其毒副作用少,药效可靠,所以它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猴头菌诱变菌株H07,为一种新的菌株,其菌丝体干重及有效成分多糖、腺苷、蛋白质的产量和原始菌株相比具有显著提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的培育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猴头菌诱变菌株H07:于2014年12月26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地址:武汉大学,分类名称:猴头菌H07Hericium erinaceus H07;保藏登记号为CCTCC NO:M 2014669。
本发明所述的猴头菌诱变菌株H07,用以下方法诱变选育而制得,以猴头菌(CICC14026)为出发菌株,采用化学诱变处理技术,选育出高产的猴头菌高产突变菌株H07。
猴头菌诱变菌株H07的特征为:菌丝体干重、多糖、腺苷和蛋白质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菌丝体干重较原出发菌株提高了73%,腺甘含量提高了20%,蛋白质含量提高了51%,多糖含量提高了69%。
该猴头菌诱变菌株H07菌丝生长快速,菌丝体为乳白色,可进行快速液体深层培养,该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特征如下:
(1)一级斜面菌种
斜面培养基:葡萄糖18~20g/L,胰蛋白陈18~20g/L,KH2PO42~3g/L,MgSO4.7H2O1.0~2.0g/L,维生素B10.05~0.1g/L,琼脂15.0~18.0g/L;
斜面菌种培养温度26±1℃,3~5天菌丝长满斜面,放冰箱(2~4℃)保存备用;
(2)二级摇瓶菌种
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8~20g/L,胰蛋白陈18~20g/L,KH2PO42~3g/L,MgSO4.7H2O1.0~2.0g/L,维生素B10.05~0.1g/L;
种子培养方法:将斜面母种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在26±1℃,120~160r/min的摇床培养6d;
(3)摇瓶发酵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9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樟芝诱变菌株及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土著菌的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