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和冷却盘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89410.7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8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泰生;西川弘;佐佐木英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10 | 分类号: | F25B1/10;F25B39/02;F25B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王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和冷却盘管装置(coolingcoil),特别是涉及不提高制冷机的能力就能够利用蒸发器高效地进行冷却的制冷系统和冷却盘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制冷机单元中连接陈列柜或冷却盘管装置等蒸发器的冷却系统是已知的。在这种制冷系统中,有时蒸发器会结霜,所以在蒸发器上要设置除霜机构、和将通过该除霜机构流出或者剥离的霜作为排水进行回收、排出的排水回收排出机构。作为该排水回收排出机构,是在蒸发器的下方设置具有排出口的排水盘等。
被回收到该排水盘的排水,在冰块状态时或排水盘的表面温度为冰点温度以下时,会在排水盘冻结而难以被排出,所以在排水盘中通常设置有使冻结的排水解冻的加热器等解冻机构。
作为包括这种解冻机构的制冷系统,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技术,例如,在制冷机单元连接有蒸发器的冷却系统中,包括向蒸发器导入除霜用的热气的机构和将该除霜用的热气导入到蒸发器的排水盘的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21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是将冻结在排水盘上的排水进行解冻、回收的技术,但在利用制冷机的蒸发器冷却到更低温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降低输送至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温度,这样,为了对制冷剂进行冷却,需要提高制冷机的能力。因此,希望不提高制冷机的能力,而利用蒸发器高效地进行冷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情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蒸发器输送低温的制冷剂,且能够进行高效的冷却的制冷系统和冷却盘管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为,包括在制冷机连接有蒸发器并封入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制冷循环,在上述蒸发器的排水盘配置有过冷却配管,上述过冷却配管的一端与上述制冷机的高压侧连接,并且上述过冷却配管的另一端经由膨胀机构与设置于上述蒸发器的热交换器连接。
根据该结构,对从制冷机送来的制冷剂,通过配置于排水盘的过冷却配管利用排水进行过冷却,能够将该低温的制冷剂输送至热交换器,能够在热交换器中进行高效的冷却。并且,不需要提高制冷机自身的能力,所以也能够抑制运转成本。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蒸发器为设置于冷冻室的冷却盘管装置。
根据该结构,蒸发器为设置于冷冻室的冷却盘管装置,所以能够利用设置于冷却盘管装置的排水盘内的过冷却配管进行制冷剂的过冷却。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特征在于,上述制冷机包括对制冷剂进行2级压缩的2级压缩机。
根据该结构,由于包括对制冷剂进行2级压缩的2级压缩机,所以通过使压缩机的内部形成中间压力区域,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缩机的耐压设计,并且能够提高压缩效率。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冷冻室的冷却盘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上述热交换器的排水盘、和配置在上述排水盘内的过冷却配管,上述过冷却配管的一端为连到制冷机的高压侧的连接部,上述过冷却配管的另一端经由膨胀机构与上述热交换器连接。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配置在排水盘内的过冷却配管,所以能够将从制冷机送来的制冷剂,通过过冷却配管利用排水进行过冷却,并将该低温的制冷剂输送至热交换器,能够在热交换器中进行高效的冷却。并且,不需要提高制冷机自身的能力,所以也能够抑制运转成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蒸发器的排水盘内配置有过冷却配管,过冷却配管的一端与制冷机的高压侧连接,并且过冷却配管的另一端经由膨胀机构与热交换器连接,所以能够将从制冷机送来的制冷剂通过配置于排水盘内的过冷却配管利用排水进行过冷却,并将该低温的制冷剂输送至热交换器,能够在热交换器中进行高效的冷却。并且,不需要提高制冷机自身的能力,所以也能够抑制运转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冷却盘管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冷却盘管装置的纵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制冷机
11压缩机
12制冷侧热交换器
13制冷剂配管
14气体冷却器(gascooler)
15中间冷却器(intercoole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9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模制喷嘴
- 下一篇:外壳为负极的锌镍二次密封圆柱碱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