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体墙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89703.5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4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彭红涛;周帆;由明昊;王东;朱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0/00 | 分类号: | C04B30/00;C04B14/10;C04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体墙 材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体墙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铅锌资源丰富;截至2012年底的有关数据统计,中国的铅锌资源储量和储量基础均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铅和锌的基础储量占世界的比例分别为16%和17%。目前中国已有29个省、区、市发现了铅锌矿床。根据矿床富集程度分析,广西、广东、云南、甘肃、内蒙古、湖南和四川等省、自治区的铅锌资源量约占全国总查明资源储量的66%。中国的铅锌矿的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结构构造复杂、矿物组成多样。这给采矿、选矿带来很大困难。而且铅锌采选企业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程度不高、规模效应难以显现;环境检测系统不健全,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国铅选矿的平均回收率为87.26%,锌选矿的平均回收率为91.21%。
铅锌矿选矿后废渣是企业在铅锌矿选矿分选作业中产生的有用目标元素含量非常低的材料。一般由选矿企业排放的废渣矿浆经自然脱水后形成固体矿物废料,是固体工业废料的主要类型之一。虽然我国大多数企业对铅锌矿选矿后废渣进行了综合利用,但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不同,综合利用率各异。我国铅锌矿选矿后废渣的综合利用率只有7%,与发达国家60%的综合利用率有较大差距。
未经无害处理的铅锌矿选矿后废渣,含有多种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属危险固体废物;大量的铅锌矿选矿后废渣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大量的铅锌矿选矿后废渣的堆弃,不仅占据了土地,甚至可以引发地质灾害。所以,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必须对铅锌矿选矿后废渣进行资源化的开发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杜绝事故发生。如何将铅锌矿选矿后废渣作为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体墙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轻体墙材料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铅锌矿选矿后废渣 35-43
粘土 30-41
水 23-35。
优选地,所述轻体墙材料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铅锌矿选矿后废渣 38-40
粘土 36-37
水 23-26。
具体地,所述轻体墙材料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铅锌矿选矿后废渣 40
粘土 37
水 23。
所述轻体墙材料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铅锌矿选矿后废渣 38
粘土 36
水 26。
上述轻体墙材料是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的:
1)将铅锌矿选矿后废渣粉、粘土粉和水混合搅拌,得到铅锌矿选矿后废渣粉与粘土粉混合湿料;
2)将所述混合湿料制坯成型后,室温下风干,得到坯体;
3)将得到的坯体在1130℃~1160℃的温度下烧制30min~35min,得到轻体墙材料。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铅锌矿选矿后废渣粉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铅锌矿选矿后废渣烘干,球磨,过筛,收集筛下物即得。其中,所述过筛采用0.2mm的方孔筛进行。
所述粘土粉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将粘土烘干,破碎成粉,过筛,收集筛下物即得。其中,所述过筛采用0.2mm的方孔筛进行。
所述轻体墙材料具体可为轻质砖。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轻体墙材料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轻体墙材料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的相关要求;强度为10MPa,表观密度为1100-1200kg/m3,其浸出Pb、Zn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的浓度限值规定,保证轻质砖成品对环境是安全的。
本发明实现了铅锌矿选矿后废渣的变废为宝,将其与粘土以合适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湿料,将所述混合湿料制坯成型,然后在特定的烧制温度下烧制,得到轻体墙材料。所述轻体墙材料的强度、表观密度均符合国家标准《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 13544)的相关要求,其Pb、Zn浸出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的浓度限值规定,保证所述轻体墙材料成品对环境是安全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1中方案1在不同温度下烧制得到的产品的形貌。其中,a、b、c、d和e的烧制温度分别为900、1000、1100、1200、1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89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抗老化防水阻燃的踢脚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硅藻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