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0827.5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裘陆君;徐波;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2 | 分类号: | H04B7/02;H04B7/0413;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包括: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模块,用于将时域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化分别得到第一频域数据和第二频域数据,以及采用资源块RB级压缩算法对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压缩频域数据,信道估计模块,用于对第二频域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得到导频符号上的信道估计矩阵,并用RB级压缩算法进行压缩得到压缩信道估计矩阵,以使缓存模块缓存压缩后的数据,有效节省了通信设备内的数据缓存空间。并且此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间传输的也为压缩后的数据,有效节省了通信设备间数据传输所需的带宽,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业务和更加完美的用户性能体验,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运营商和设备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为了达到更加完美的用户性能体验,就需要加入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简称为:CoMP)和CoMP干扰抵消(Interference Counteract,简称为:IC)等特性,但需要加入这些特性会间接的对LTE基带芯片内部存储结构及数据传输带宽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也即,必须要在传输数据量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更少的带宽,并且还不能增加LTE基带芯片的复杂度。
但是,在加入CoMP和CoMP干扰抵消等特性以达到更加完美的用户体验的同时,对于整个LTE基带芯片系统来讲,LTE基带芯片各个节点的数据传输量较大,从而导致数据的传输效率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LTE基带芯片各个节点的数据传输量较大,从而导致数据的传输效率过低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接口接收时域数据,并对所述时域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化分别得到第一频域数据和第二频域数据,以及采用资源块RB级压缩算法对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第一压缩频域数据,其中,所述时域数据包括数据符号上的时域数据和导频符号上的时域数据,所述第一频域数据为对所述数据符号上的时域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化得到的频域数据,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为对所述导频符号上的时域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化得到的频域数据;
信道估计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频域数据进行信道估计,以分别得到干扰协方差矩阵和导频符号上的信道估计矩阵,并采用所述RB级压缩算法对所述导频符号上的信道估计矩阵进行压缩得到压缩信道估计矩阵;
所述缓存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并缓存所述第一压缩频域数据、所述压缩信道估计矩阵、所述干扰协方差矩阵以及邻区的联合检测数据;
多点协作CoMP联合检测模块,用于从所述缓存模块中获取所述第一压缩频域数据、所述压缩信道估计矩阵、所述干扰协方差矩阵和所述联合检测数据,并进行CoMP联合检测,以得到译码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联合检测数据为邻区的第一压缩频域数据时,所述邻区的第一频域数据为所述邻区的通信设备采用所述RB级压缩算法对邻区的第一频域数据进行压缩得到的数据,所述CoMP联合检测模块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块,所述MIMO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与所述RB级压缩算法对应的解压缩算法分别对所述邻区的第一压缩频域数据、所述第一压缩频域数据、所述压缩信道估计矩阵进行解压缩;
根据解压缩后的数据和所述干扰协方差矩阵进行CoMP联合检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联合检测数据还包括所述邻区的压缩译码重构数据时,所述CoMP联合检测模块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块,所述MIMO模块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0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