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成分制成的清咽利喉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1271.1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9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宁志培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8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食用 植物 作为 成分 制成 清咽利喉代 用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似茶叶冲泡的饮品,尤其是一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成分制成的清咽利喉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咽喉部位是进食吞咽、呼吸和发音的部分,作用频繁,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炎,常因感冒、劳累和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可充血、发热、红肿、疼痛、干燥、异物感受,乃至咳嗽、嘶哑(也可因声带使用过度而引发)。清咽润喉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消炎、抑菌、润喉止咳,消除肿痛,消热解毒,恢复声带疲劳。
代用茶多采用药食同源的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拼配加工成的产品,并通过小袋包装,长期食用无毒副作用,且因浓度低、刺激性小,口感好,是清咽利喉的最佳选择。目前这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有效成分的代用茶产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生活习惯,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人们对清咽利喉的代用茶产品存在强烈需求。至今为止,还未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代用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有更好清咽利喉效果的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成分制成的有更好清咽利喉效果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食用植物作为成分制成的清咽利喉代用茶,其中所述的食用植物是由下列原料制成:山楂、玉竹、乌梅。
它选择了山楂、玉竹、乌梅进行组合作为原料,其中(1)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等。具有调节血脂、强心、调节血压、免疫调节、耐缺氧、抑肿瘤等生理功能。(2)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的干燥根茎。性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咳。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以条长、肉肥、色黄白、光泽柔润者为佳。(3)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等。
本发明代用茶中食用植物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具体重量配比范围内都具有较好效果:山楂30~90g、玉竹10~30g、乌梅5~20g。
优选为:山楂48~72g、玉竹16~24g、乌梅8~12g。
进一步优选为:山楂60g、玉竹20g、乌梅10g。
本发明代用茶中可食用植物的制备可以将上述用量的原料直接按重量称取,采用混合粉碎后法后制成颗粒制得;也可以将上述用量的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后制成颗粒制得。
本发明代用茶的包装规格、食用方法及食用量为:1)可食用植物原料采用直接按重量称取、混合粉碎制成的,每袋装5g,用沸水冲泡3~5min,一次1袋,一日1~2次。2)可食用植物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制成的,每袋装2g,用沸水冲泡,一次1袋,一日1~2次。
本发明代用茶携带、使用方便,口感好,易被人们接受;采用可食用植物原料组成,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激素及有害物质。滋阴润肺,清热生津。凡阴虚不足,虚热上炎,喉干发痒,烦满不舒者皆可饮用;亦可作为慢性咽炎者保健之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代用茶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代用茶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称取山楂30g、玉竹10g、乌梅5g,混合后气流粉碎成细粉,流化床喷雾造粒,60℃±5℃干燥3h±0.5h,整粒,制得粒径在0.5mm大小的颗粒,混匀,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每袋装5g的代用茶。
【实施例2】
称取山楂90g、玉竹30g、乌梅20g,混合后机械粉碎成细粉,喷水至形成松散粒状,挤压造粒,60℃±5℃干燥3h±0.5h,整粒,制得粒径在1mm大小的颗粒,混匀,用颗粒包装机包装成每袋装5g的代用茶。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宁志培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西宁志培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1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