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1990.3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8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肖东亮;朱柳泉;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21/2383 | 分类号: | H04N21/2383;H04N21/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olar 技术 差错 图像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该方法将图像频率分量的重要性与极化信道的可靠性进行一一对应,然后挑选极化码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信道进行极化操作,使信道条件发生极化并对极化后信道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排序;
步骤2,读入图像,对图像进行DCT变换获取频率分量,并对频率分量根据其信息熵值进行排序;
步骤3,将频率分量与信道条件进行一一对应;
步骤4,将重要的低频分量作为信息比特,将高频分量作为冻结比特,按照Polar码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后送入信道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步骤1中对信道进行极化以及可靠性评估的操作具体为:极化操作过程涉及对称容量和巴氏参数并以巴氏参数作为信道可靠性评估标准,完成信息比特位挑选,所述巴氏参数通过如下计算公式获得:
其中N为码长,且N=2n,n≥1,i为信道序号,1≤i≤N;递归地将长度为N的信道转换为长度为N/2的两部分信道进行计算,直到N=1,此时Z(W)=1-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如果信道为高斯信道,则通过高斯近似法计算极化信道的错误概率来完成信道可靠性的评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步骤3具体为读入图像后进行8×8分块的DCT变换,将频率分量的离散系数进行Zig-Zag排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Polar码技术的可抗差错图像传输方法,步骤3具体为将频率分量的排序结果跟信道可靠性排序结果进行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19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盆焊接总成与后连杆焊接总成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座椅靠背与网格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