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分散的纳米片和/或纳米环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2211.1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0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童国秀;崔婷婷;刘云;倪镏柳;吴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1/04 | 分类号: | C01G51/0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321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纳米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单分散的纳米片和/或纳米环,其特征在于:其组分为β-Co(OH)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分散纳米片和/或纳米环,其特征在于:其为单晶结构,外形为六边形,边长为0.2~4.62μm,厚度为120~260nm,环的内径为0.12~1.47μm。
3.单分散的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混合溶剂液相沉淀法,具体是:先按化学计量比将钴盐、蒸馏水、有机溶剂和碱添加到烧杯中,其中,蒸馏水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3:1~9:1,钴盐的浓度为2.5mM~10mM,碱与钴盐物质的量之比为6:1~24:1,再搅拌10~20min,然后在70~100℃经搅拌回流反应0.5~2h,冷却后洗涤、过滤,最后经干燥得到单分散β-Co(OH)2纳米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5.单分散的纳米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混合溶剂液相沉淀-陈化方法,其步骤是:
a)将钴盐、蒸馏水、无水乙醇和碱按化学计量比添加到烧杯中,搅拌10~20min;随后在70~100℃经搅拌回流反应0.5~2h,得到A溶液;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3:1~9:1,钴盐的浓度为2.5~10mM,碱与钴盐物质的量之比为6:1~24:1;
b)在室温下向A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蒸馏水,继续陈化24~48h;最后洗涤、过滤、干燥后得到所述单分散β-Co(OH)2纳米环;调节后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3:1~39:1;陈化过程采用连续或间歇式搅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混合溶剂液相沉淀-陈化方法,即:对液相沉淀形成的纳米片,利用奥斯瓦熟化原理以及β-Co(OH)2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通过控制溶剂的比例、反应时间来调节β-Co(OH)2纳米片的溶解与结晶行为,从而制备单分散β-Co(OH)2纳米环。
7.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盐采用氯化钴,硝酸钴,醋酸钴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六亚甲基四胺。
9.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单分散β-Co(OH)2纳米片和/或纳米环,其在催化、电极材料、生物传感器、检测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22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