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2393.2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7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守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友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36/9066;A61P9/10;A61P25/00;A61K35/55;A61K35/648;A61K35/64;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
在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脑中风是死因排名前三的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后遗症率和高复发率的四高特征,因此防治脑中风疾病迫在眉睫。目前,治疗脑中风的西药主要用于中风病的急性发作期,采用诸如降低颅压、调整血压、超早期溶栓等治疗手段,但其对中风后遗症的恢复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而中医采用辨证治疗,采用中药治疗可用于脑中风的任何时期,如安宫牛黄丸、华佗再造丸、偏瘫复原丸、中风回春丸等,但该些中药只对中风病的恢复期有一定的疗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的治疗中风的中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中风的纯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岩黄连2-20份、麝香1-8份、蜈蚣1-7份、绞股蓝2-17份、蚂蚁1-9份、磨盘草2-11份、小金梅草3-18份、蓖麻子1-6份、青藤2-9份、秦艽1-8份、川贝母2-14份、皂荚1-7份、鸡血藤2-19份、牡丹皮1-19份、车前草2-13份、石菖蒲1-16份、制半夏1-16份、桑叶3-18份、竹茹1-10份、乳香2-11份、苍术1-6份、党参1-7份、桃仁1-17份。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乌梢蛇1-10份、僵蚕1-10份。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川穹1-14份、威灵仙2-21份、毛冬青2-19份。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郁金1-6份、红花2-18份、白云瓜2-13份、益母草2-23份。
进一步的,本发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岩黄连2-20份、麝香1-8份、蜈蚣1-7份、绞股蓝2-17份、蚂蚁1-9份、磨盘草2-11份、小金梅草3-18份、蓖麻子1-6份、青藤2-9份、秦艽1-8份、川贝母2-14份、皂荚1-7份、鸡血藤2-19份、牡丹皮1-19份、车前草2-13份、石菖蒲1-16份、制半夏1-16份、桑叶3-18份、竹茹1-10份、乳香2-11份、苍术1-6份、党参1-7份、桃仁1-17份、乌梢蛇1-10份、僵蚕1-10份、川穹1-14份、威灵仙2-21份、毛冬青2-19份、郁金1-6份、红花2-18份、白云瓜2-13份、益母草2-23份。
进一步的,本发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岩黄连10份、麝香1份、蜈蚣1份、绞股蓝7份、蚂蚁1份、磨盘草2份、小金梅草8份、蓖麻子3份、青藤2份、秦艽2份、川贝母4份、皂荚3份、鸡血藤9份、牡丹皮9份、车前草3份、石菖蒲6份、制半夏6份、桑叶8份、竹茹3份、乳香2份、苍术3份、党参2份、桃仁7份、乌梢蛇2份、僵蚕1份、川穹4份、威灵仙2份、毛冬青2份、郁金1份、红花2份、白云瓜3份、益母草3份。
进一步的,本发明与常用的药用辅料组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丸剂、滴丸、注射剂、粉针剂、气雾剂或口服液。
进一步的,本发明治疗中风的纯中药制剂,其制备步骤如下:将上述中药粉碎成细粉并混合均匀,然后按100克粉末用10~50克炼蜜加适量的水进行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友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友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2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