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大容量安全充电的充电电池弹性连接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2606.1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文斌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容量 安全 充电 充电电池 弹性 连接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电池,特别是一种适合大容量安全充电的充电电池弹性连接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电池充电一般按照0.1C的电流大小来进行。C的意思就是电池的额定电流。如10Ah的电池,充电电流应当为1A。
恒流充电器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充电器,从镍镉电池时代,就开始使用恒流充电器。恒流充电器通常使用慢速充电电流,它的使用相对比较简单,只需将电池放在电池仓中即可充电。
理论上充电电流越小对电池越有好处。国标规定的低倍率充电时0.2C。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大,节奏加快,对电动车电池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带来的是电池充电速度需要很短时间完成,因此,充电器需要提供很大的电流加快充电时间。虽然大电流能加快充电时间,但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时间,当电池由多单元并联构成时,其中并联中的一块电池出现的问题会影响整体电池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能快速充电,又能延长电池使用时间,降低充电器成本的适合大容量安全充电的充电电池结构。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合大容量安全充电的充电电池弹性连接板结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弹性连接板,所述的弹性连接板与电极盖板之间通过弹簧杆组件连接,弹性连接板上有限位槽,使弹性连接板在限位槽活动范围内上下移动,保持弹簧杆组件弹性;弹性连接板的正电极端将每个单元电池的正端输出并联连接到电极盖板的正电极,弹性连接板负电极端将每个单元电池的负端输出并联连接到电极盖板的负电极。
所述的单元电池的正端输出和负端输出与弹性连接板连接是通过接口板的钢珠活动连接,钢珠嵌入在接口板的钢珠槽内,钢珠槽内有弹簧,钢珠槽口小于钢珠直径D,钢珠镀有金属导电体。
至少包括一个过渡充电板,过渡充电板与弹性连接板下端面活动连接,与接口板上端面的导体钢珠活动连接,用于将每一个单元电池的正端输出和负端输出按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过渡充电板正负电极接口与充电器连接,充电器对串联连接后的所有单元电池充电。
在封装单元电池的壳体上端有一活动盖板,活动盖板有电极过孔,活动盖板套接在封装单元电池的壳体上端,活动盖板四周档板密封弹性连接板和接口板之间的缝隙。
本申请的优点是:单元电池的正负电极通过弹性连接板过渡连接到电极盖板。包括一个过渡充电板,过渡充电板与弹性连接板下端面活动连接,与接口板上端面的导体钢珠活动连接,用于将每一个单元电池的正端输出和负端输出按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过渡充电板正负电极接口与充电器连接,充电器对串联连接后的所有单元电池充电。这样,电池使用时,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状态。充电时,通过过渡充电板将电池串接成多个小电流充电的单体电池结构,即能快速充电,又能延长电池使用时间,降低充电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弹性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接口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接口板11钢珠位图分布。
图5是弹性连接板与电极盖板之间通过弹簧杆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6是过渡充电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活动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合大容量安全充电的充电电池弹性连接板结构,至少包括单元电池1、封装单元电池的壳体2和电极盖板3,其特征是:单元电池1的正负电极通过弹性连接板4过渡连接到电极盖板3。
如图2、图7所示,弹性连接板4的正电极端5将每个单元电池1的正端输出7并联连接到电极盖板3的正电极8,弹性连接板4负电极端6将每个单元电池1的负端输出9并联连接到电极盖板3的负电极10。
如图3所示,单元电池的正端输出7和负端输出9与弹性连接板4连接是通过接口板11的钢珠12活动连接,钢珠12嵌入在接口板11的钢珠槽13内,钢珠槽13内有弹簧14,钢珠槽口15小于钢珠直径D,钢珠镀有金属导电体。
如图4所示,接口板11钢珠位对应连接一只单元电池1的正端输出7和负端输出9,有多少单元电池1,就有多少对钢珠位。实施例中给出了8只单元电池,8只单元电池1有16只钢珠位。
接口板11的钢珠12与弹性连接板4连接,一是连接容易,二是长期使用能确保每次充电的工作可靠。接口板11底部与弹簧导电连接,同时每个钢珠位与单元电池的正端输出7或负端输出9焊接进行导电连接。
如图5所示,弹性连接板4与电极盖板3之间通过弹簧杆组件16连接,弹性连接板4上有限位槽17,使弹性连接板4在限位槽17活动范围内上下移动,保持弹簧杆组件16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文斌,未经施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2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