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磁性FeCoNiMB高熵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3400.0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齐天龙;李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45/00 | 分类号: | C22C45/00;C22C30/00;C22C1/03;H01F1/153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关慧贞,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feconimb 块体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软磁性的FeCoNiMB(M代表P、C和Si中的至少1种元素)高熵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合金设计方法基本都是以一种或两种元素作为主要组元,再通过合金化其他元素来调整合金的组织、结构或性能以满足应用需求。2004年,叶均蔚等学者突破传统合金设计框架,提出了多主元合金这一新的合金设计理念。多主元合金,或称为高熵合金,最初指合金由五种或五种以上主元按照等原子比或近似原子比组成,且每种组元都在5%–35%之间。随着高熵合金的不断发展,目前由四种主元按等(或近似)原子比组成的合金也可以称为高熵合金。由于高混合熵效应,高熵合金易于形成单一的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或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混合的固溶体结构。在性能方面,高熵合金通常显示出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以及抗高温氧化性等优异的性能。
非晶合金,指在结构上原子排列呈现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一类合金。一般认为,当非晶合金在三维尺度上都超过1mm,可称之为块体非晶合金。该类合金因其独特的原子排列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大的弹性变形能力、良好的耐腐蚀等。特别是铁基非晶合金还表现出优异的软磁性能。
高熵合金和非晶合金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两类合金因成分和结构上的差异较大,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2002年,日本东北大学Ma等人制备出临界直径为1.5mm的Ti20Zr20Hf20Cu20Ni20块体非晶合金[Mater Trans,2002(43):277]。因该非晶合金成分同时满足高熵合金的成分特征,人们意识到在某些特定合金系内,高熵合金可形成非晶结构,进而发展出一类新的合金,即高熵非晶合金。随后人们在许多高熵合金系中都成功制备出高熵块体非晶合金,如Zn20Ca20Sr20Yb20(Li0.55Mg0.45)20[Appl Phys Lett,2011(98):141913]、Pd20Pt20Cu20Ni20P20[Intermetallics,2011(19):1546]、Sr20Ca20Yb20Mg20Zn20[J Mater Res,2012(27):2593]、Sr20Ca20Yb20Mg20(Zn0.5Cu0.5)20[J Mater Res,2012(27):2593]、Ti20Zr20Cu20Ni20Be20[J Non Cryst Solids,2013(364):9]和Ti16.7Zr16.7Hf16.7Cu16.7Ni16.7Be16.7[Mater Lett,2014(125):151]等。与传统晶态合金相比,这些高熵块体非晶合金都表现出更高的强度,但是他们的塑性变形能力一般较低。在目前发展的众多高熵块体非晶合金体系中,人们一般侧重其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而对其功能特性,如磁性能的研究较少。最近,宁波材料所成功研制成功了临界直径为1mm的Gd20Tb20Dy20Al20M20(M代表Fe、Co或Ni元素)[Intermetallics,2015(58):31]和Ho20Er20Co20Al20RE20(RE代表Gd、Dy或Tm元素)[J Appl Phys,2015(117):073902]高熵块体非晶合金。该系列高熵块体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磁制冷效应,可用做磁制冷工质材料。北京科技大学的Zuo等人报道了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Fe25Co25Ni25Al25高熵合金,该合金显示出101.8emu/g的饱和磁化强度和224.4A/m的矫顽力[JMagnMagn Mater,2014(371):60],但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具有软磁性能的高熵块体非晶合金被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3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