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感施压与微阵列传感的三部九候多信息获取识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3808.8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0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牛欣;杨学智;司银楚;牛婷立;芦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欣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压 阵列 传感 三部 九候多 信息 获取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的领域有:中医类医疗设备,多属性诊断信息检测,MEMS技术,穿戴式设备等领域。
背景技术
医疗设备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型影像技术研发耗资巨大,价格昂贵,检测属性单一,无法自动识别疾病,仍然需要医师的辨认,才能够从形态学上对疾病的状态有所了解,即使获取的清晰的影像学结论,对相当一部分疾病类型,仍旧无法对疾病的属性有全面的了解,在治疗方案的提供上,仍旧需要再次评估。有时一个明确的优化治疗方案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整个过程消耗的资源成本与时间成本相对巨大,普通家庭基本承受不起。
目前可穿戴式产品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诸多智能传感器的嵌入使得移动通讯工具具有了可检测部分人体生理信息的功能。但是其检测信息作为单独的数字化特征信息,虽然能够显示身体体征的状态与变化,却不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机的综合,无法实现对机体的整体评估,而仅仅是一系列的数据集,需要使用者具备大量的生理学医学知识才能够理解,否则会导致使用者对数据的片面理解,甚至引起不必要的焦虑与恐慌。
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与处方用药的精髓。几千年来,靠着一根银针,一把草药,解决了几亿华夏民族的健康需求问题。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在于诊疗结合,运用四诊合参辨识疾病之后,便能够得出治疗方案。但中医获取的信息为合参信息,需要众多单一属性信息的有机结合,因此,如何将现代可获取的量化诊断信息进行合参,纳入中医的疾病辨识体系中。是形成中医类诊疗设备的关键所在。
人体是一个较为复杂而且多变的生命系统,体内许多种生理信号源产生的生物信号十分微弱,采集时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源的干扰,要检测这些生物信号也必须符合无创性的要求,所以要想了解患者体内这众多生物信号的产生、传递和作用过程非常困难,这给信号的检测、分析及处理带来了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近代传感器测量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运用现代传感器来检测临床诊断及实验研究中的多种生理参数,不管是对中医的研究与发展,还是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医学监护的实时性,都具重要意义。
目前使用的脉搏传感器种类繁多,例如:压阻性传感器、压磁型传感器、光电式脉搏传感器、传声器、超声多普勒技术。但是这些传感器都存有弊端。目前,探头组合形式主要有点式和部位式两类,点式的只能测量点处的脉搏信息,而部位式测量的是某个部位整体的脉搏信息,所测结果为被测部位整体的一个脉搏波,忽略了各部位具体的细节信息。在部位式中,单探头是目前脉搏传感器中最常用的探头形式。研究发现,单探头脉搏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会丢失其他部位的相关信息。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原来单探头传感器的基础上进行复合式脉搏传感器的研究,解决脉诊信息量不足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指感施压三部九候多参数信息集成采样装置。发明为指感施压与微阵列传感的三部九候多信息获取识别装置。装置集成MEMS微阵列传感触点探头、微型气泵、标准II导心电传感器及检测电极、指容积脉搏波传感器及其仿生指压探头、气压指套、气压腕套、微型充气泵、无线传输装置、集成电路芯片、触控屏、以及纽扣锂电池等,运用MEMS技术,设计微阵列压力传感器模拟人指下触感信息,获取脉诊信息位、数、形、势属性,与能够体现机体生理状态的参数如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以及超声等信息形成动态同步数据集。根据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将数据翻译为中医医师获取的视觉,触觉,温度觉等相关信息。从而实现用数字化量化的中医诊断,模拟中医四诊合参过程。
这种推测功能的优势在于易于分辨,使用者能够通过直接获取的主观感受推测信息,主动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预防。比如检测到脉率快,血压升高,则提示可能会出现心悸、眩晕,胸闷等症状,并同步给予健康预警。如果使用者出现了上诉症状之一或更多,便会进一步获取应对的策略与方法,如安静休息,服用硝酸甘油,通络救脑口服液等措施,
另一优势在于,能够自动筛选诊断信息,提高自动辨识的精度与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欣,未经牛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3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睡眠监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板带处理线热能综合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