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井层内生气体系的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4525.5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亮;杨付林;汤元春;吕红梅;时维才;余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33/13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井 生气 体系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单井增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CO2吞吐法提高采收率最初是作为提高重质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提出来的,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从1984年起,该方法逐渐应用于提高轻质原油采收率,主要集中在美国。国内多个油田也先后进行了CO2吞吐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CO2吞吐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但是,注入CO2的缺点包括:
(1)热力学条件的变化导致了CO2浓度的减少,进而导致油中蜡和胶质的凝结和沉淀;
(2)油井CO2的突破;
(3)由于在注入CO2的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对井下和油田设备造成腐蚀和结垢;
(4)大量的CO2气体运输带来的储存安全、运输、环境问题;
(5)较高的技术成本;
(6)大部分油气田缺乏CO2气源。
层内生气技术是建立在地层内生成CO2气体基础之上,具有往地层内注CO2气体采油的所有优点,同时又能够克服从地面注CO2气带来的缺点。该技术驱油原理可行,且根据其技术特点还可用于极复杂小断块油田低能低产油井化学吞吐。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油田在注水井的降压增注方面,该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但是,在油井的应用方面,该技术应用较少,且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层内生气技术在油井上的增油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油井层内生气体系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向地层内注入防气窜剂,关井候凝;
2)向地层内注入表面活性剂;
3)向地层内注入含有活性酸的第一生气剂;
4)向地层内注入含有碳酸盐水溶液的第二生气剂;
5)关井,待注入地层内的第一生气剂和第二生气剂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6)放喷,进行采油生产。
本发明先以防气窜剂对高渗透地层进行封堵,防止后注入的生气剂沿高渗层突进,降低施工效果,再采用将可反应成生二氧化碳的两种生气剂分先后注入地层内,使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与地层内原油混合,增加地层能量,解除近井地带的有机堵塞和无机堵塞,改善油水流度比,提高近井地带的渗透率,以达到提高单井产能的目的。本发明不受气源限制,施工安全,成本低,增油效果显著。另外,本发明可以较好地解决CO2吞吐工艺所遇到的对油井设备的腐蚀、结垢,以及对气源、储存运输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安全环保等优点。
另外,本发明在向地层内注入含有活性酸的第一生气剂之后,在向地层内注入含有碳酸盐水溶液的第二生气剂之前,向地层内注入清水隔离液,以防止第一生气剂与第二生气剂在井筒内发生反应。
本发明在向地层内注入含有碳酸盐水溶液的第二生气剂之后,在关井前,向地层内注入顶替液,将井筒中的工作液全部顶替到地层内。
在最大安全注入压力下,认为施工排量越大越好,一方面吞吐液容易进入地层,处理半径大,另一方面在大的注入压力下,吞吐液能更有效的剥离孔道上的原油粘附成分。然而,当压力超过地层破裂压力后,就会压开地层,一旦地层被压开后,吞吐液则会沿裂缝前进,这样吞吐剂与要处理的地层原油无法充分接触,大大降低了吞吐效果。为此,本发明所有施工步骤中注入地层内的所有液体的注入压力不超过地层破裂压力,以提高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地层压降模拟图。
图2为直井施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分析试验:
1、层内生气技术选井条件:
综合室内实验研究及油田油藏地质研究的分析结果,提出层内生气单井吞吐的选井标准。
1.1地质条件
①油层厚度较大;
②采出程度较低;
③油藏封闭性好,有一定的天然驱动返排能量;
1.2选井范围
①新井投产后产量未达到地质预测的油井;
②地层能量不足,低能低产的油井;
③受胶质、沥青质、蜡质污染产量下降的油井;
④受钻井、完井、修井等措施污染而产量明显下降的油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4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储层水锁伤害控制方法
- 下一篇:便于整体密封的新型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