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柱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4558.X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0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诚;刘国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金兴达实业有限公司;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袁礼君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柱固定装置,属于骨科植入物,包括骨板和螺钉,螺钉与骨板的钉孔配合,用于固定骨板。使用本发明中的脊柱固定装置时,螺钉穿过钉孔将骨板固定在骨上,操作简单且固定牢固,利于骨的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植入物,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稳定脊柱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退化、肿瘤以及由物理创伤引起的骨折和错位,可能对人体的脊柱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脊柱骨折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育脊髓或末尾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者,据报告最高可达70%,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脊柱骨折或错位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腹膜后血肿刺激了腹腔神经节,使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痛、腹胀甚至出现肠麻痹症状。因此,对脊柱骨折的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脊柱骨折或错位进行的一些手术中要使用固定板,固定板利用穿过固定板的骨紧固件而紧固于脊柱的骨组织上,使两个或多个椎骨主体结合以使脊柱的一部分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所述固定板必须满足在长期使用中与脊柱的稳固性和系统的可靠性,保证骨紧固件不会松开或从板上退出,确保板与骨之间的固定。
对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脊柱骨板,如美国专利文献US2014/0249587中公开的脊柱固定骨板,其中的紧固件螺钉利用可膨胀环防止退出,螺钉头设置为可膨胀的花瓣状,将其旋入钉孔后,再将可膨胀环置入钉头的花瓣翼中,使螺钉头膨胀,抵住钉孔突出部,从而防退钉;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钉头的可膨胀度有限,钉孔突出部挡住钉头的部分有限,板相对于骨运动时,并不能完全确保钉不从钉孔中滑出,且术中使用时将钉旋入后还需将可膨胀环置入钉头中,步骤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脊柱骨板存在固定不牢固、术中操作步骤复杂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固定牢固且操作简单的骨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脊柱固定装置,包括骨板和螺钉,所述骨板包括板本体、板孔以及插入板孔的钉孔套;所述钉孔套由弹性材料制成,与所述板孔之间设有相互结合以防止所述钉孔套转动的卡合部;所述钉孔套上设有贯通所述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孔,供螺钉穿过,所述钉孔套上表面设有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下方设有向下的凸起;所述螺钉用于插入所述钉孔套,所述螺钉的钉头上表面有凹槽,与所述钉孔套上的凸起相配合。
所述螺钉钉头表面的凹槽从上表面向下延伸,占整个钉头高度的1/10至1/4,优选1/8至1/5。
所述凹槽设置在钉头上表面外周,在半径的1/3至1/20区域内,优选在1/4至1/10区域内。
所述钉孔套向下的凸起高度小于所述钉头表面的凹槽深度。
所述钉孔套向下的凸起的底面和内表面为粗糙表面,所述钉孔套向下的凸起的底面和内表面设置有凸点、波纹或尖刺。
所述板本体的钉孔位置处为脊状凸起。
所述板本体的底面具有晶格结构。
所述晶格结构为环形网状十四面体晶格结构。
所述晶格结构的相对两个晶格平面的距离为0.1-0.5mm,其中十四面体的一个面平行于所述板本体的底面。
制备所述骨板包括以下步骤:(1)所述板本体一体成型;(2)采用3D打印成型技术在板本体底面形成晶格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金兴达实业有限公司;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金兴达实业有限公司;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45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