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程控无烟气体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5296.9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3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詹先明;刘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朗光生物质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3/00 | 分类号: | F23Q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控 无烟 气体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火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程控无烟气体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点火装置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脉冲电极式点火,由于该种方式是采用明火引燃,对引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与空气混合不够,则难以引燃;与空气混合时间过长,则使得引燃气体散发,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家庭使用的脉冲电极式引燃装置在引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次点火不着,使得引燃气体进入周围空气中,后次点火会使得初始明火瞬间膨胀,极易灼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程控无烟气体点火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程控无烟气体点火装置,包括引燃气体储罐,在引燃气体储罐燃气出口处装设电磁阀,电磁阀后连通燃气输送管,燃气输送管出气口与燃气混合管的燃气管接口连通,在燃气混合管下设置有脉冲发生器,其引弧电极固定在燃气混合管的燃气管接口内,并通过绝缘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燃气混合管的另一端口与燃烧室内连通,在燃烧室内装设有火焰传感器,电磁阀、脉冲发生器和火焰传感器均与外设的控制主板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燃气混合管内,靠近燃气输送管端设置有间隔的空气混合槽,该槽与燃气混合管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混合槽为三个。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空气混合槽的形状相同,均为圆弧槽。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圆弧槽为同心设置;
其中两个所述空气混合槽在同一直径上;
另一个所述空气混合槽设置在与所述直径垂直的半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引弧电极设置在与两个所述空气混合槽所在的直径相垂直的直径上,且所述引弧电极与另一个所述空气混合槽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燃气混合管的另一端口与燃烧室内连通,连通处设置有高温喷流枪头。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发生器套设在所述燃气混合管的一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火焰传感器包括远红外火焰传感器和/或紫外火焰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发生器上设置有延时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脉冲发生器的工作时间。
本发明提供的程控无烟气体点火装置,通过火焰传感器、电磁阀与脉冲发生器,以及用以控制三者工作与否的主控板将点火过程达到自动化,降低初始火焰瞬间膨胀的可能性,提高使用的安全系数。本发明的点火过程快,且不会产生烟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程控无烟气体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程控无烟气体点火装置的燃气混合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程控无烟气体点火装置的高温喷流枪头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引燃气体储罐2:电磁阀3:燃气输送管
4:燃气混合管5:燃烧室6:脉冲发生器
7:空气混合槽8:燃气管接口9:引弧电极
10:高温喷流枪头 11:火焰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朗光生物质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朗光生物质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5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