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污水分阶段培养微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5511.5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2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明;王新锋;卢海凤;张丽;袁国洋;赵煜;张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02F3/3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朋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污水 分阶段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利用污水分阶段培养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沼液或浓缩沼液出水进行稀释后至氨氮的浓度为80mg/L~500mg/L,灭菌后得到污水培养基;
2)在所述污水培养基中培养小球藻,至所述小球藻的生物量不再继续增加时,停止培养,过滤分离,得到小球藻和二次污水;
3)调节所述二次污水中氨氮的浓度为20~40mg/L,得到二次污水培养基;
4)在所述二次污水培养基中培养螺旋藻,至螺旋藻的生物量不再继续增加时,停止培养,过滤分离,得到螺旋藻和处理后的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藻为普通小球藻或蛋白核小球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过滤分离过程采用膜孔径为5000~15000dalton的超滤膜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过滤分离过程采用孔径为25000~50000dalton的超滤膜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沼液或者浓缩沼液出水进行稀释至其中的氨氮浓度为80~500mg/L,对其进行灭菌后得到污水培养基;
2)在所述污水培养基中培养普通小球藻或蛋白核小球藻,至小球藻的生物量不再继续增加时,停止培养,过10000~15000dalton的超滤膜,得到小球藻和二次污水;
3)将所述二次污水与螺旋藻Zarrork培养基混合,至二次污水中的氨氮浓度为20~40mg/L得到二次污水培养基;
4)在所述二次污水培养基中培养螺旋藻,至螺旋藻的生物量不再继续增加时,停止培养,过30000~50000dalton的超滤膜,得到螺旋藻和处理后的废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55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红曲霉菌株及其用途
- 下一篇:全自动核酸分子杂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