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95859.4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8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戈;安迪;董文钧;汤甲;齐悦;栾奕;谭丽;高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C09K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有机 凝胶 复合 相变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混合金属离子和桥连有机配体制备金属有机湿凝胶,再通过在烘箱中加热湿凝胶得到干凝胶样品;然后根据不同种类的相变芯材,选择合适的溶剂,将相变芯材配制成溶液并将金属有机凝胶分散于其中,通过加热方式除去溶剂,得到金属有机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
具体制备步骤为:
(1)金属有机凝胶载体材料的制备:将金属盐和有机配体溶解在一定的溶剂中配制成溶液,在40~150℃下静置2~72h形成湿凝胶;将湿凝胶在40~200℃干燥12~72h得到干凝胶载体材料,其中,金属盐,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50:1~50;
(2)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首先将干凝胶载体材料在真空条件下,40~120℃下加热4~24h去除金属有机凝胶中孔道中的溶剂和杂质,然后将相变芯材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均匀分散后注入抽真空加热后的干凝胶材料的容器中,在40~120℃下静置1~24h,最后将溶剂去除后得到金属有机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
2.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金属盐包括:硝酸铬、氯化铬、硫酸铬、醋酸铬、硝酸锆、氯化锆、硫酸锆、醋酸锆、硝酸铜、氯化铜、硫酸铜、醋酸铜、硝酸锌、氯化锌、硫酸锌、醋酸锌、硝酸镍、氯化镍、硫酸镍、醋酸镍、硝酸钴、氯化钴、硫酸钴、醋酸钴、硝酸铁、氯化铁、硫酸铁、醋酸铁、硝酸铝、氯化铝、硫酸铝、醋酸铝、硝酸锰、氯化锰、硫酸锰、醋酸锰、硝酸钛、氯化钛、硫酸钛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有机配体包括:对苯二甲酸、2-氨基对苯二甲酸、2-羟基对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1,2,4,5-均苯四酸,1,2,4-偏三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4.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溶剂包括:无水乙醇、水、无水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5.一种金属有机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相变芯材为可溶性相变材料,包括多元醇类、脂肪酸类、结晶水和盐类及无机盐类;多元醇类具体包括聚乙二醇,季戊四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三羟甲基丙烷、2,2-二羟甲基-丙醇和三羟甲基乙烷;脂肪酸类具体包括硬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癸酸、月桂酸、醋酸、十五烷酸;结晶水和盐类,具体包括十水碳酸钠、十水硫酸钠、十二水磷酸氢钠、六水氯化钙、三水醋酸钠、五水硫代硫酸钠;无机盐类,具体包括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钾,硝酸锂,氯化钾,氯化锂,铬酸锂,碳酸锂;相变芯材的选择为以上可溶性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58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结焦半合成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工黄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