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多数据源确定地震震中位置和起震时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6723.5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5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杨军;黄日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多数 确定 地震 震中 位置 时间 方法 | ||
1.一种通过多数据源确定地震震中位置和起震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1:划分子区域;具体操作为:将预警区域按照经纬度均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内的智能终端的数量用符号γ表示,γ≥100;
步骤2:在步骤1操作的基础上,确定报警子区域;具体操作为:计算每个子区域中,发出地震警报信息的智能终端的数量与正常工作的智能终端数量的百分比,如果该值不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用符号θ表示,其中,θ≥0.4,则判断该子区域为报警子区域;否则,判断该子区域为非报警子区域;
步骤3:在步骤2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地震震中位置;具体操作为:
步骤3.1: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分别计算每个报警子区域内报警的智能终端的警报时间均值,取各报警子区域的警报时间均值中最早的报警子区域作为地震震中区域;
步骤3.2:对地震震中区域按照经纬度进一步细分为k个小区域,k≥4,然后通过公式(1)计算地震震中区域的警报时间均值,用符号表示;
其中,n表示地震震中区域内发出警报智能终端的数量,tp为地震震中区域内第p个发出警报的智能终端发出的终端测量起震时间;
步骤3.3:对步骤3.2中所述地震震中区域内的每个小区域依据公式(2)计算每个小区域的警报时间方差,用符号Ni表示第i个小区域的警报时间方差,1≤i≤k,并取Ni最小的区域的中心点为地震震中位置;
其中,ni表示第i个小区域内发出警报的智能终端的数量;tj表示第i个小区域第j个发出警报的智能终端发出的终端测量起震时间;
步骤4:在步骤3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地震起震时间;
所述确定地震起振时间的方法为:将步骤3中所述地震震中区域的警报时间均值作为地震起震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多数据源确定地震震中位置和起震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确定地震起振时间的方法还可以是:将步骤3中所述地震震中区域内最早报警的智能终端的警报时间,作为地震起震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67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类螺旋金属手性超材料圆偏振器
- 下一篇:一种α、β射线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