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播/广播技术中发送速率的设置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6917.5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3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2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播 技术 发送 速率 设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播/广播技术中发送速率的设置方法及装置。组播/广播技术中发送速率的设置方法,包括:监测组播/广播中的目标用户单播传输最佳速率是否有更新;如果有,更新组播/广播的最佳速率集合;其中,最佳速率集合包括组播/广播中所有目标用户的单播传输最佳速率;从最佳速率集合中选取传输速率的最低值;根据传输速率的最低值设置组播/广播的发送速率。本发明的组播/广播技术中发送速率的设置方法及装置,能够动态调整组播/广播服务中的数据发送速率,提高组播/广播中的发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组播/广播技术中发送速率的设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单播、广播和组播是基于TCP/IP协议传送数据的三种通信类型。单播是指在发送者和每一个接收者之间建立单独的信息转发路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是“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例如10个接收者需要相同的数据,则发送者需要逐一传送,重复10次相同的工作。
广播是指发送端在整个网络内广播数据包,是“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整个网络内的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数据包,有利于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组播是一种允许一个或多个发送者(组播源)发送单一的数据包到多个接收者的网络技术。组播源把数据包发送到特定组播组,而只有属于该组播组地址的接收者才能接收到数据包,在IP组播通信中,无论有多少个目标地址,在整个网络的任何一条链路上只传送单一的数据包,可大大地节省网络带宽。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单播通讯方式虽然能够及时响应目标用户的请求,但由于服务器需要针对每个用户发送数据流,服务器负担重,容易造成网络主干不堪重负,形成网络阻塞。因此在网络系统中很多应用会使用组播和广播协议,例如服务发现、动态地址获取等。同时随着wifi被广泛地应用,通过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视频广播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诸如体育场馆之类的用户高密度环境中。组播和广播的通信方式提供了更有效和快捷的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802.11协议,为了保证所有接收端都能够接收到数据,组播/广播服务中一般使用基本速率,例如对支持11b的系统来说,基本速率包括1Mbps和2Mbps;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来说(包括11g/a/n/ac)基本速率包括6Mbps、12Mbps和24Mbps。而实际的带宽比上述的基本速率还要低,这对于需要较高带宽的多媒体应用如IPTV来说,带宽明显不足,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另外,现有组播/广播服务中采用固定的基本速率发送数据,当接收者与发送者之间的信号质量发生变化时,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发送速率不能实时调整,容易出现较高的发送误码,导致无线客户端不能正确接收组播报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组播/广播技术中发送速率的设置方法及装置,以动态调整组播/广播服务中的数据发送速率,提高组播/广播中的发送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播/广播技术中发送速率的设置方法,包括:监测组播/广播中的目标用户单播传输最佳速率是否有更新;如果有,更新所述组播/广播的最佳速率集合;其中,所述最佳速率集合包括所述组播/广播中所有目标用户的单播传输最佳速率;从所述最佳速率集合中选取传输速率的最低值;根据所述传输速率的最低值设置所述组播/广播的发送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当监测到组播/广播中的至少一个目标用户的单播传输最佳速率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未有更新时,采用组播/广播转单播的方式,向单播传输最佳速率未有更新的目标用户发送测试报文;监测所述测试报文的传输速率,并根据测试报文的监测结果对所述单播传输最佳速率未有更新的目标用户的单播传输最佳速率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6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