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尾矿生产预拌干混砂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7648.4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6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胜;胡迅;杨小江;费文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南山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08;C04B18/1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矿 生产 预拌干混 砂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尾矿生产环保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尾矿生产预拌干混砂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铁矿品位较低,在开采过程及选矿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尾矿,这些尾款一般采取直接堆积的方式,占用大面积土地,同时尾矿中的有害成分,容易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源。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张,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开采自然石材来生产加预拌干混砂浆,不仅成本高,而且影响生态环境。尾矿中含有大量的石英成份可以用于建筑材料。-如何利用尾矿砂生产预拌干混砂浆,且使其符合国家质量要求,一直是研究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铁尾矿生产预拌干混砂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铁尾矿生产预拌干混砂浆方法,以选矿过程中产生的铁尾矿及开山废石为原料,加入合适比例的水泥、粉煤灰、外加稠化生产预拌干混砂浆,各种物料的配比为:铁尾矿52%;开山废石27%;水泥12%;粉煤灰6%;外加稠化生产预拌干混砂浆3%;具体步骤如下:
(1)选开山废石经过破碎筛分后和铁尾矿经装载机直接卸入喂料斗,经上砂系统进入烘干机,出机后,干砂子由提升机送入振动筛分选后,存入干砂钢仓内储存;烘干机采用煤为燃料、沸腾炉为热源,废气经气箱脉冲收尘器净化后由风机排入大气;
(2)将开山废石和铁尾矿混合物料从钢仓内卸出,将水泥、粉煤灰、外加稠化生产预拌干混砂浆经计量斗计量配比后,分别通过螺旋输送机与开山废石和铁尾矿混合物料混合,再进入干粉砂浆混合机内;
(3)精确计量配比后的物料进入干粉砂浆混合机,经干粉砂浆混合机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出干粉砂浆混合机废气经一台气箱脉冲袋收尘器净化处理后经风机排入大气;
(4)出干粉砂浆混合机的合格干粉砂浆成品由螺旋输送机和提升机送入干粉砂浆成品料仓储存,干粉砂浆通过三通分料器分为两路:一路直接经过散装机进入散装车运往工地;一路经过槽形螺旋输送机输送到包装机包装;
(5)袋装后的干粉砂浆由皮带机、摞包机及人工推车送入成品库存放。
干燥后含水率<0.5%;干燥出口温度为70℃;筛网孔径为5.0mm;混合时间:1~3分钟;进出料时间:2~3分钟;散料密度:1.6kg/L;装车时间:30分钟;包装速度:350袋/h。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给出了铁尾矿生产预拌干混砂浆的最佳原料配比,同时给出了铁尾矿生产预拌干混砂浆的工艺周期及工艺流程,可以有效的利用选矿过程中产生的铁尾矿及开山废石,生产环保建筑材料,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铁尾矿生产预拌干混砂浆方法,以选矿过程中产生的铁尾矿及开山废石为原料,加入合适比例的水泥、粉煤灰、外加稠化生产预拌干混砂浆,各种物料的配比为:铁尾矿52%;开山废石27%;水泥12%;粉煤灰6%;外加稠化生产预拌干混砂浆3%;具体步骤如下:
(1)选开山废石经过破碎筛分后和铁尾矿经装载机直接卸入喂料斗,经上砂系统进入烘干机,出机后,干砂子由提升机送入振动筛分选后,存入干砂钢仓内储存;烘干机采用煤为燃料、沸腾炉为热源,废气经气箱脉冲收尘器净化后由风机排入大气;
(2)将开山废石和铁尾矿混合物料从钢仓内卸出,将水泥、粉煤灰、外加稠化生产预拌干混砂浆经计量斗计量配比后,分别通过螺旋输送机与开山废石和铁尾矿混合物料混合,再进入干粉砂浆混合机内;
(3)精确计量配比后的物料进入干粉砂浆混合机,经干粉砂浆混合机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出干粉砂浆混合机废气经一台气箱脉冲袋收尘器净化处理后经风机排入大气;
(4)出干粉砂浆混合机的合格干粉砂浆成品由螺旋输送机和提升机送入干粉砂浆成品料仓储存,干粉砂浆通过三通分料器分为两路:一路直接经过散装机进入散装车运往工地;一路经过槽形螺旋输送机输送到包装机包装;
(5)袋装后的干粉砂浆由皮带机、摞包机及人工推车送入成品库存放。
干燥后含水率<0.5%;干燥出口温度为70℃;筛网孔径为5.0mm;混合时间:1~3分钟;进出料时间:2~3分钟;散料密度:1.6kg/L;装车时间:30分钟;包装速度:350袋/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南山开发公司,未经马鞍山南山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76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