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回转筛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8259.3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7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华;许元奎;贾保栓;赵战国;李琦;王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B1/22 | 分类号: | B07B1/2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41112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回转筛。
背景技术
现在一般的回转筛是一个圆筒形结构,圆形骨架上有若干块弧形筛网构成,通过电机带动圆筒筛网的旋转运动,小于筛孔的颗粒被筛出,从而达到颗粒筛分的目的。回转筛主要有电机、减速机、滚筒装置、机架等机构组成,滚筒装置呈倾斜布置。电动机经减速机,与滚筒机构连接在一起,驱动滚筒机构绕其轴线转动。当物料进入滚筒装置后,由于滚筒装置的倾角与转动,使合格物料经滚筒外圆的筛网排出,筛分物料经滚筒末端排出。回转筛滚筒装置通过机体密封盖密封,从而保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有效防止粉尘外逸,杜绝粉尘污染。更换筛网时,只需将机体密封盖打开即可更换,操作方便。但是这样的回转筛设备用途单一,结构落后,不适应高精度现代化生产需要,特别是要求过筛物料量较大且粒径差别较小时,上述筛子的筛分效果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筛分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回转筛,在筛分原理、结构等进行一系列改进,筛子的用途广,筛分效果好。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回转筛,固定在支撑座上,包括外壳、外筛和内筛,内筛设置在外筛的内层,外壳设置在外筛的外部,外筛和内筛的筛板上设置有筛孔。所述内筛的内部设置若干弧形衬板,弧形衬板紧贴内筛,相邻两个弧形衬板首尾相贴围成与内筛相同的圆筒形;每个弧形衬板的其中一端与内筛的内壁筋架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活动,在内筛圆筒旋转过程中,弧形衬板随着旋转,末端逐渐下落,到高点垂直落下,把筛分物料靠重力作用再次落下,实现又一次筛分,避免筛孔堵塞,筛分效果更好。
本发明所述外筛由若干弧型件组成,每相邻弧型件首尾相连围成的圆筒形外筛,所述内筛为圆筒形,与外筛互为同心圆,外筛和内筛同时固定在转轴上,转轴通过传动链条与减速电机连接。
本发明所述弧型件为渐开线型件,所述渐开线型件的渐开线方向与筛的旋转方向一致。
本发明所述渐开线型件的尾端增设扬料板。
本发明所述双层回转筛的内部还设置有振动装置。
本发明所述外筛的筛孔径与内筛的筛孔径相同。
本发明所述弧型件为6-8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外筛的弧型件由原来正圆弧型件设计成渐开线型弧型件,渐开线弧型件面积比圆形弧形件面积大,延长物料在筛面的筛分时间,从而提高筛分效率,每一块渐开线型弧型件尾端设计扬料板,扬料板带动未筛分掉的物料随圆筒旋转,使得渐开线型弧型件旋转升到高点的过程中,筛分物料受重力作用下落,由于速度和重力双重作用, 物料再次下落,筛分效果更好,又解决外筛筛孔堵塞问题,随着回转筛的不断回转转动,部分物料又被带到筛的顶部,依靠重力撒落到内筛上部,对物料进行第二次筛分。过筛的细料落到内筛内,为防止细料再次落入外筛,在内筛内层增设衬板,衬板形状与筛板一样,一端与筛板一起采用铰链式固定,随着回转筛向上转动,衬板慢慢打开,转到顶部时衬板全部打开,衬板上带动的部分物料过顶部后,由重力作用,物料下落,解决了筛分装置的筛孔堵塞问题,衬板又慢慢落到筛板上,转到底部时与筛板重合,从而使过筛的物料得到收集,如此循环往复。外筛在筛分的过程中,外筛的弧型件由原来正圆弧型件设计成渐开线型弧型件,增大弧型件筛分面积,每一块渐开线型弧型件尾端设计扬料板,延长物料在筛面的筛分时间,扬料板带动未筛分掉的物料随圆筒旋转,使得每块渐开线型弧型件旋转升到高点的过程中,筛分物料受重力作用落下,由于速度和重力双重作用, 物料下落有速度和力度,筛分效果更好,又解决外筛筛孔堵塞问题,随着回转筛的不断回转转动,部分物料又被带到筛的顶部,依靠重力撒落到内筛上部,对物料进行第二次筛分,对筛孔进行清理,提高筛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外筛;3、转轴;4、传动链条;5、电机;6、内筛;7、筛孔;8、支撑座;9、衬板;10、铰链;11、弧型件;12、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8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