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自锁装置的软梯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8372.1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泽恒;朱长荣;张炳林;张靖;李宝忠;曹文军;侯玉国;贾立宁;吕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E06C7/48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晏春红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软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自锁装置的软梯头,尤其是一种带电作业使用软梯法进入等电位,防止软梯头从导线中脱出,造成软梯高空坠落的工具,属于架空输电线路检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与检修作业中,工作人员借助软梯进入到导地线上进行检修、处缺等工作,是一种常用的作业方法。软梯由软梯头和软梯绳索组成,软梯头和软梯绳索之间用八字挂环连接。传统软梯的软梯头的封门,是一个半圆形金属环,两端各有一个孔洞。封门的一端固定在软梯头走线轮下面的主支架上,封门可以转动,封门另一端孔洞钩挂在副支架封门挂钩上。软梯头的封门可以防止软梯头从导地线上脱出,起到保护的作用。封门钩挂需要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操作,才能将封门封闭。停电作业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站在软梯头上钩挂封门挂钩,而在带电作业时,软梯头是用绝缘传递绳索传递至导地线处,然后再将软梯头走线轮挂在导地线上,由于软梯头封门无法用绝缘操作工具操作,只有等到工作人员沿软梯攀登到软梯头上后,才能封闭软梯头封门。工作人员在攀爬软梯过程中,由于人体的运动,会造成导地线上下振动、软梯晃动,由于软梯头封门没有封闭,极易使软梯头走线轮从导地线上脱落,造成软梯从高空坠落,从而致使攀爬软梯的工作人员也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自锁装置的软梯头,防止工作人员在攀爬软梯过程中软梯头从导地线上脱落,造成软梯从高空坠落,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自锁装置的软梯头,包含前主支架、前走线轮、前连梁、前副支架、自锁舌板卡头、自锁舌板、后主支架、提升环、横梁、软梯挂环、后副支架、后连梁、后走线轮和舌板闭锁弹簧,前主支架和后主支架平行布置,前主支架和后主支架之间通过多个相互平行的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上设有提升环,前主支架和后主支架的下端分别设有软梯挂环,上端分别设有前走线轮和后走线轮,前走线轮设在前主支架和前副支架之间,前主支架和前副支架上端通过前连梁固定连接,后走线轮设在后主支架和后副支架之间,后主支架和后副支架上端通过后连梁固定连接,后主支架和后副支架下端呈开口状,构成封门,封门内设有自锁舌板,自锁舌板与后主支架转动连接,自锁舌板与后主支架之间设有舌板闭锁弹簧,自锁舌板上方设有自锁舌板卡头,自锁舌板卡头固定在后主支架上。
所述自锁舌板卡头包含顶丝、钢珠和普通弹簧,普通弹簧一端连接顶丝,另一端连接钢珠,钢珠与自锁舌板接触。
所述自锁舌板呈长条槽型,自锁舌板拉绳一端固定在自锁舌板上,另一端连接拉环。
所述舌板闭锁弹簧呈角状,包含弹簧背、弹簧孔和弹簧翅,弹簧背固定在后主支架,弹簧翅设在自锁舌板上。
所述后主支架的封门处呈S型弯曲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工作人员在攀爬软梯过程中软梯头从导地线上脱落,造成软梯从高空坠落,危害人身安全。安装、拆卸简便,速度快、效率高,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封门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锁舌板卡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锁舌板卡头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自锁舌板安装孔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舌板闭锁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前主支架1,前走线轮2,前连梁3,走线轮穿钉4,前副支架5,自锁舌板卡头6 ,拉环7,自锁舌板8,自锁舌板穿钉9,后主支架10,提升环11,横梁12,软梯挂环13,自锁舌板拉绳14,顶丝15,舌板卡头螺纹16,钢珠17,普通弹簧18,卡头安装孔19,拉绳穿孔20,舌板安装孔21,弹簧背22,弹簧孔23,弹簧翅24,后副支架31,后连梁32,后走线轮3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8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