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AD病的参茸补脑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8656.0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0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乾;骆红梅;李江萍;唐新雯;徐凤;翟亦斌;邰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25/28;A61K35/32;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ad 参茸 补脑方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AD病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AD病的中药组合物参茸补脑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AD病也叫阿尔茨海默病,亦即我们现在习称的老年性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它的英文简称就是AD。AD病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AD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脑功能逐渐衰退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任何有效的能够治疗和阻断这一疾病的方法。所以,一旦患上这个疾病,那就无疑只有等待其逐渐衰竭,直至死亡。
根据AD发病过程,对AD中西医结合病因病机进行探讨,结合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理论,本发明发现了“心肾相关”理论与AD的联系,并初步验证了“心肾同病”是AD发生的病理基础。中医“心肾相关”理论是基于阴阳五行及藏象学说,依据脏腑在生理功能上彼此相通,在病理上相互演变的原则,体现了整体观念。因此,根据“心肾相关”理论与AD的联系,采用中药制剂治疗AD病是可行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正是基于该背景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心肾同病”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AD病的参茸补脑方的制备方法,以实现通过中药制剂治疗AD病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用于治疗AD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参茸补脑方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人参 95~110份、制远志 250~270份、石菖蒲 385~410份、茯苓 250~270份、鹿茸24~28份、肉苁蓉385~410份、石决明500~550份、葛根500~550份、麻黄 50~5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制远志、石菖蒲、茯苓、肉苁蓉、石决明、葛根这六味药材加水煎煮提取;
(2)对步骤(1)的水提液浓缩、干燥得干膏;
(3)将干膏粉碎成细粉后过65目筛得到干膏粉;
(4)取人参、鹿茸、麻黄分别粉碎与步骤(3)得到的干膏粉按比例混匀,分装得到成品。
其中,步骤(1)中制远志、石菖蒲、茯苓、肉苁蓉、石决明、葛根这六味药材,按重量份数加6~12倍水煎煮3次,或首次按重量份数加8~12倍水,后两次按重量份数加6~10倍水。煎煮每次0.5~1小时,然后合并煎液,滤过。步骤(2)中水提液常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的稠浸膏,置于80℃常压干燥。
方中:君用生晒参补益心气、健脑益智,臣用鹿茸补肾填精、生髓荣脑,佐用远志、茯苓、石菖蒲补心开窍醒神,助生晒参补心益智之力,肉苁蓉温肾填精壮督,增鹿茸强肾健脑之功,石决明潜镇浮阳,以遏制肾虚肝亢所致之虚阳上浮,佐以葛根活血化瘀、通络,麻黄宣通经络。诸药合用,补心气、填肾精、通络闭、开清窍,心肾并调,能针对AD病理环节,发挥较好的治疗效应。
各组份药物理化性质、药理研究及制备方法: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和根茎)人参根含三萜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Ro、Ra2、Ra3、Rb1、Rb2、Rb3、Rc、Re、Rf、Rg1、Rg2、Rg3、Rh1、Rh2、Rh4、Rs1、Rs2、Rs3、polyacetyleneginsenoside Ro、三七皂苷R1、R4、西洋参皂苷R1、R2等;多炔类成分:人参炔醇、人参环氧炔醇、人参炔三醇等;挥发油:α-蒎烯、β-蒎烯、β-人参烯、α-葎草烯、ginsinsene等;多糖类成分:人参多糖A、B、C、D、E、F、G、H、I、J、K、L、M、N、O、P、Q、R、S、T、U;多肽类成分:人参多肽I、II、鲜人参多肽I、II、III、IV;生物碱类成分:N9-甲酰哈尔满、黑麦草碱、胆碱、β-卡啉-1-羧酸乙酯等成分。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未经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8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惊风丸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