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三七组培苗皂苷产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9045.8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宏涛;张颖君;王东;许敏;杨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三七 组培苗 皂苷 产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用茉莉酸甲酯提高三七组培苗皂苷产量的新方法。
技术背景: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主产云南,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特色植物药。随着三七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不断阐明,三七产品不断开发,市场需求日增。截至2013年底,经SFDA批准含有三七药材的中成药制剂达400多种,相关药品生产批准文号3300多个和制药企业1300多家,三七产业年总产值超过200亿,三七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七皂苷主要通过三七的大田栽培获得。但因三七栽培产业中种苗混杂、种质资源退化、三七连作障碍现象突出、轮作间隔年限长、病害种类繁多、危害巨大、过量农药的施入导致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等因素,从质量、产量和安全性上严重影响了三七种植业的发展,加剧了合格三七产品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制约了以三七为原料的医药产业发展壮大。无论是进行三七优良种苗的繁育、缩短三七轮作间隔时间还是规范农药的施用方式,都很难从根本上打破三七产业发展的瓶颈,达到快速、稳定的工厂化生产。研发一种有效提高三七皂苷产量的生产方法,是解决三七原料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
茉莉酸甲酯(Me-JA)作为植物信号诱导子能够安全有效地激发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产生和积累,但对植物生物量的增长具有负面影响。因此,优选合适的茉莉酸甲酯施用时间和浓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产量。目前,现有技术中未见有合适的茉莉酸甲酯提高三七皂苷产量的施用时间和浓度的方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缓三七产品的供求矛盾,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基于三七皂苷在植物体内分布的特点及其在药理方面的活性,提供一种施用茉莉酸甲酯提高三七组培苗皂苷产量的新方法,此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三七皂苷的产量,具有见效快、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实施、产品无毒无残留等特征,对满足三七皂苷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三七组培苗皂苷产量的方法,包括三七组培苗快繁体系的建立、三七组培苗施加茉莉酸甲酯、栽培三七施加茉莉酸甲酯等步骤:
所述的三七组培苗快繁体系的建立步骤是用固体培养法诱导三七愈伤组织、丛生芽、组培苗,确定三七组培苗快繁条件,建立三七组培苗快繁体系,获得三七组培苗;
所述的三七组培苗施加茉莉酸甲酯步骤是将上述步骤所得的三七组培苗接种在含有茉莉酸甲酯的固体培养基中,置于相对湿度60~66%、光照强度30μmol m-2s-1,光照/黑暗8/16,温度23±2℃条件下培养,于不同的培养时间采集三七组培苗全株,采用UV和HPLC法进行三七总皂苷和主要单体皂苷产量检测;
所述的栽培三七施加茉莉酸甲酯步骤是将上述步骤所得的三七组培苗移栽至以不同材料为基质的苗床内,移栽8个月后,采用茉莉酸甲酯进行叶面喷施,喷施后不同时间采样进行三七总皂苷和主要单体皂苷产量分析。
根据所述的提高三七组培苗皂苷产量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导三七愈伤组织是将三七幼嫩叶片、茎干、芽和须根,经常规灭菌后接种在以B5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组合的NAA,KT和2,4-D(浓度梯度设置为NAA0.1-1.5mg/L,KT0.5-2.0mg/L,2,4-D1.0-3.0mg/L)培养基中进行三七愈伤组织诱导,将诱导后的愈伤组织接种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BA0.2-2.0mg/L及IBA0.05-0.5mg/L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三七丛生苗的诱导,将诱导出的三七丛生苗接种在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IBA0.5-2.0mg/L、IAA 0.5-2.0mg/L和6-BA0.01-1.0mg/L的培养基中进行三七不定根的诱导。
根据所述的一种提高三七组培苗皂苷产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三七组培苗施加茉莉酸甲酯步骤是用20%的乙醇溶解茉莉酸甲酯,配制成50mmol/L的乙醇母液,并用0.22μm的微孔滤膜灭菌,将灭菌后的茉莉酸甲酯母液添加到灭菌并冷却至35±5℃的固体培养基中,所述的固体培养基配比为MS+6-BA1.0mg/L+IBA0.2mg/L,至茉莉酸甲酯最终浓度为50–400μmol/L;然后将三七组培苗快繁体系的建立步骤所得的三七组培苗转接在上述添加了茉莉酸甲酯母液的培养基中培养,于培养后的2,5,10,15,30天进行采样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9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猪舍
- 下一篇:一种白芨组培快繁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