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库风道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9147.X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2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义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新梦想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9/00 | 分类号: | F25D19/00;F25D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44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库 风道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库制冷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冷库风道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关于冷库的风道系统设计,其中一个关键点是如何合理分配冷库内部每个储存单元所能得到的冷风输送量,也就是如何优化冷风的循环路径,让冷风均匀的给各个储存单元进行制冷,确保各个储存单元温度的均匀一致,目前冷库的风道系统存在由于路径不合理,导致冷库内部各个储存单元温度无法均匀一致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风穿透力强、冷却速度快、冷库内部各个储存单元温度更加均匀的冷库风道循环系统。
一种冷库风道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蒸发器沿高度方向内置在冷库的内侧壁中,蒸发器朝冷库的内腔方向覆盖有蒸发器盖板,蒸发器盖板的另一侧间隙设有风道板,蒸发器盖板与风道板之间的间隙构成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顶部设有风扇,以及与风扇相邻并通向冷库顶部内腔的回风口,送风通道的中部及下部设有通向冷库中部及下部内腔的送风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风扇为两个以上,沿冷库内侧壁的横向方向均布排列,每个风扇均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回风口及送风口。
本发明通过在冷库内设置由送风通道、风扇、回风口及送风口所构成的风道循环系统,风扇在送风通道转动,便可使冷风从送风口送出,送出的风经过冷库的内腔后,再从回风口进入送风通道中进行循环冷却,有效提高了冷库内的冷却速度以及冷却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蒸发器;2、冷库;3、蒸发器盖板;4、风道板;5、送风通道;6、风扇;7、回风口;8、送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库风道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1,蒸发器1沿高度方向内置在冷库2的内侧壁中,蒸发器1朝冷库2的内腔方向覆盖有蒸发器盖板3,蒸发器盖板3的另一侧间隙设有风道板4,蒸发器盖板3与风道板4之间的间隙构成送风通道5,送风通道3的顶部设有风扇6,以及与风扇6相邻并通向冷库2顶部内腔的回风口7,送风通道3的中部及下部设有通向冷库2中部及下部内腔的送风口8。
使用时,风扇6转动使冷风从送风口8送出,送出的风经过冷库2的内腔后,再从回风口7进入送风通道3中进行循环冷却,以达到提高冷却速度、提高均匀冷却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风扇6为两个以上,沿冷库2内侧壁的横向方向均布排列,每个风扇均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回风口7及送风口8。目的在于,在冷库2的体积较大时,能够根据需要,对风道循环系统进行数量上的增加,确保大冷库在冷却时的冷却均匀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新梦想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新梦想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9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箱用果菜盒保湿结构及保湿果菜盒、冰箱
- 下一篇:一种开关柜